司馬懿聽到這傳言也是大驚失色,自己倆兒子才十歲出頭,怎麼自己和倆兒子就是司馬食曹了?
而且更為不妙的,居然是曹丕已經把賈詡叫過去問話了。這怎麼看都不像是信任自己的模樣。
不出司馬懿的預料,雖然曹丕看似對自己沒什麼意見,但是這幾日的廟堂之上,他看自己的眼神就很怪異。
“陛下,現孫吳大軍具彙集於荊州北部,樊城、襄陽二城空虛,缺兵少糧,不若令大將軍放棄此二城,回防宛城,以備孫權。”
朝臣有人奏請曹丕,曹丕對此自然也是征詢眾人意見。
“萬萬不可,襄陽、樊城乃是堅城,怎可貿然放棄?!孫權新得荊州,劉備蠢蠢欲動,兩家必有一爭,何來閒暇攻襄陽?”
司馬懿當即站出反對,不想除了他,幾乎滿朝文武都讚成放棄襄陽、樊城。
“即使蜀吳相爭,我等亦可籠城宛城,讓出荊北,讓兩方大戰,等其兩敗俱傷,再坐收漁利,豈不美哉?”
一旁司空王朗振聲言道,諸臣紛紛讚成。
司馬懿無言以對,上至曹丕,下至群臣皆讚同此計,那自己又有何辦法?
於是曹仁得令後,將襄陽、樊城一帶百姓儘數北遷,將兩座城池付之一炬。此消息傳到吳、川兩地,也是沒有掀起太多波瀾,畢竟雙方摩拳擦掌都在提防對方。
曹丕雖然對這個解夢有些半信半疑,但也不太相信這是蜀或者吳的反間之計。
畢竟司馬懿不過一尚書,又不是什麼邊關大將,另外兩方無事可做為何要造謠他?無論是官職還是重要性,此時的魏國可選目標都數不勝數,為何獨獨要選中司馬懿?
因此曹丕實際上還是頗為相信,至少真實性已經被他查明是真的了。至於解夢的內容會不會成真,他已經開始提防了。
這邊諸葛瑾數日趕路回到江東,在柴桑麵見了孫權,言說劉備不肯和解之事,讓孫權更為焦慮。
“若是如此,我江東危矣!諸卿有何妙計?”
堂下卻有一人站出來,躬身一拜道:
“主公莫慌,我有一計。可解此危。”
孫權看去,是中大夫趙谘。
“德度有何良策?快快說來。”
“主公可作一表,某願為使,往見魏帝曹丕,陳說利害,使襲漢中,則蜀兵自危矣。”
孫權大喜,獻上詔書,命趙谘前去許都麵見曹丕。
曹丕自然知道這是東吳欲讓曹魏行圍魏救趙之計,但還是接見了趙谘。趙谘雖然是來獻降書,但是不卑不亢,對答頗有章法,讓曹丕對趙谘的氣魄頗為敬佩。
於是曹丕命太常卿邢貞齎冊封孫權為吳王,加九錫。大夫劉曄對此詢問曹丕。
“陛下為何不遣一大將南渡攻吳,則吳亡蜀亦可滅?”
曹丕笑道:
“孫權願降,若朕攻之,恐傷天下之心。”
劉曄又說:
“今陛下信其詐降,封其為王,是與虎添翼也。”
“不然。朕不助吳,亦不助蜀。待看吳、蜀交兵,若滅一國,止存一國,那時除之,有何難哉?朕意已決,卿勿複言。”
曹丕不再理會劉曄,而是讓太常卿邢貞與趙谘同回江東,賜孫權吳王一應物件。
本章完
:..0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