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73.老劉的決議510
若是昨日之前,老劉可能會對馮習這番激進的南北對峙戰略不置可否。不可否認其中有不少地方雖然聽起來頗有幾分道理,但是老劉不可避免地還是覺得有些太想當然和彆扭的地方。
加上馮習雖然頗有才乾,但也是最近才展露出來。要論信任,劉備潛意識還是相信那位南陽臥龍更多一點。
臥龍可是憑著三分論,讓自己順利從一無所有到橫跨兩州,其功勞不言而喻,遠非馮習可以撼動的。
但是昨夜那場大火徹底的改變了劉備的想法。
那場大火不光沒有任何留手之意,甚至馬忠還膽敢對自己連射兩箭。若不是自己反應迅速,傅肜、關興、張苞來援及時,恐怕自己都要被馬忠拿下了。
這是劉備第一次近距離親自感覺到東吳的惡意。沒有那些有的沒的的政治考量,隻有最簡單的你死我活。
因此劉備也不由自主地開始思考起來馮習適才說的一切。
“漢帝莫要多想,今日之事皆乃遜擅作主張,非吾主之意。遜願一死以抵僭越之罪,萬望漢帝莫要不顧大局,讓曹魏白白坐收漁利!”
陸遜在去了,所以顧不得彆的,先行認罪,把過錯全部攬在自己身上,希望自己之死能平息劉備的怒火。
“可笑。你既是東吳兵馬大都督,位同周公瑾、魯子敬,何來擅作主張之說?你即東吳之軍,代表著東吳的半壁江山,何來誤會?”
馮習在一旁不屑道。身份到了陸遜這個級彆,已經不好說是他違逆吳王還是吳王違逆他了。
孫權也是個標準的過河拆橋的小人。呂蒙偷襲荊州成功,孫權就能不要臉地誇讚他“超魯肅,趕周瑜”。出了事兒又是“呂蒙因私仇擅作主張”。
反正裡外都是手下將軍單走,有好處是他領導英明,出了事兒就是私自行動。即使陸遜認了估計孫權就敢順坡下驢,說是陸遜自己這麼乾的,和他無關。
“陛下無需聽這敗軍之將白費口舌。古語言論跡不論心,現東吳已然害了君侯性命,奪了荊州,還欲加害大王。哪一條不是欲置我等於死地的毒計?
若是其隻是一句輕飄飄的誤會可以解釋,曹丕篡漢豈不也能是誤會?刺人而殺之也可以是誤會?天下萬事都可以是誤會,豈不亂了套?”
馮習繼續在旁邊加溫,讓劉備已經有點認同了。畢竟自己對於東吳也是一忍再忍。
早先結盟之初,東吳就欲害孔明;後來周公瑾更是行假道伐虢之計,欲滅自己,若不是孔明恐其早已得手。
幾次三番,若不是孔明相勸,讓自己顧全大局,且自己也需要借助東吳之力,恐怕劉備早就翻臉了。
這次東吳害了自己結義兄弟,自己讓其歸還侵占土地、交送凶手,東吳也是百般推阻,毫無誠意;現在更是讓一個愣頭青上來就要乾掉自己。
是可忍,孰不可忍。東吳愈發的得寸進尺讓劉備也有些忍不了了。
“此言有理,休元,以伱觀之,我軍全克荊州、江東有幾分勝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