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79.召集降軍
幾日後的巴東郡,永安城。
“子龍,你且領軍回成都,朕近日就暫住於永安城中,避免休元有何要事還得入川。”
劉備向著趙雲囑咐道。
“陛下,您不坐鎮成都,恐”
“無妨。孔明能安排妥當。且永安處於後方,前有李正方在上庸抵擋曹魏,後有馮休元正在攻伐荊州。何況傅益忠、輔元弼也在朕身旁,朕自無礙。倒是子龍還需返回成都,輔佐孔明。”
劉備知道自己在永安至少安全沒有任何問題,所以幾句話就讓趙雲率主力回成都去了。
夷陵之戰幾日後,江陵城內。
“什麼?!陸遜大敗,全軍覆沒?唉!大王為何要棄韓老將軍不用,反用陸伯言這等白麵書生為帥!”
因為之前大敗而被打發到荊州的孫桓作為荊州此刻的軍事長官也從夷陵方向的潰兵那裡知道了前線的消息。
“孫將軍,我等目前所急當是如何防範漢軍來犯。陸大都督兵敗身死,幾萬江東軍灰飛煙滅,我荊州此時各地均隻有數千人郡兵可用。”
一旁一名文士起身報告,此人正是當年關羽帳下治中從事潘濬。
此人早年就和關羽關係不好,一來是潘濬是拜當年荊州大儒宋忠為師,與王粲等人關係匪淺。
而不巧的是,這些人當時幾乎都不怎麼看得起劉備,在曹操南征之時,都爭相欲投曹操。潘濬作為他們的弟子、朋友,觀點亦不免和他們相近。
二來,關羽本身就對這類清流雅士類的文人頗有不虞,認為其都是酸腐儒生,不會實乾。一來二去的,兩人關係就這麼僵硬起來。
等到關羽敗亡後,潘濬托病不出,還是孫權親自來到潘濬府上,為其擦淚、親自勸說,潘濬才願歸降。
如今潘濬幾乎為荊州的文臣之首,權力已是頗大,又因為之前平定武陵從事樊胄的叛亂,被孫權還封為奮威將軍。
“潘從事又有何妙計?”
孫桓作為孫權族人中的年輕一代翹楚,加上潘濬又是降將,所以孫桓本身就不太看得起潘濬,此時也是帶著幾分桀驁詢問潘濬的意見。
“不若由末將率關羽荊州軍殘部,以為主力,死守江陵尚可抵擋漢軍一二,待吳王援軍到來。”
潘濬微微一拜,說出了自己的想法,但是這個想法在孫桓耳中無疑是有些微妙的。
潘濬本身就是降將,對於關羽舊部也是頗為熟悉。若是他帶著關羽舊部直接降伏,開城迎接漢軍,自己不就成了他的投名狀了?
“萬不能讓潘濬直接領軍。”
孫桓心中已經有了計較。
“潘從事月前剿滅樊胄已是疲憊,荊州軍舊部當由我親自統領,以防蜀軍。”
軍隊肯定是要用的,但是得自己用,怎麼能給潘濬呢?
“孫將軍恐不熟悉荊州軍將校,怕是會出現隔閡,不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