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連忙一拱手俯身,算是表了個態,讓劉備連連點頭。
“軍師,朕已經交代休元了。屆時他會掌管荊、揚、交三州。而荊州刺史朕欲讓公衡為之。公衡有勇有謀,與休元共同作戰數月,兩人也算有些熟悉和默契了。
公衡若為荊州刺史,既可保證荊州生產不失,也能在戰事上輔佐休元一二,更不至於掣肘。加之公衡出生益州,且為人果敢有主見,料想也不會有人覺得公衡被休元架空才是。”
敘舊敘的差不多,劉備把話題轉到了正事上。馮習不是關羽,既然作為大都督掌管三州兵馬,那麼刺史等文職就肯定不能讓他插手了,否則就算老劉同意,也會有一大票人反對。
因此荊州刺史這個最大的文職官肯定就要選一個既能力夠,不會惹人非議說是傀儡的人,又要選個頗有智謀,不至於給馮習拖後腿的。
黃權作為能上馬指揮作戰,同時又能處理內政文武雙全的能臣,加上東征頗有功勳,任命為荊州刺史也算是水到渠成,阻力不大。
諸葛亮想了想,覺得黃權在荊州似乎並沒有什麼不妥,既能監視馮習,又不至於拖其後腿,算是個最佳人選了。
“陛下聖明,公衡能文能武,坐鎮荊襄要地與大都督配合當萬無一失。”
對於劉備的識人、用人手段諸葛亮是不會懷疑的。
“另外交州之地朕意欲讓德昂管轄。德昂對於安撫異族頗有心得,聽聞交州占族之人頗多,且與南蠻接壤,情況複雜,讓德昂前去當能撫慰地方。加上德昂也不是文弱書生,亦有用兵權謀,讓其看住降將於禁可保無礙。”
劉備又提到了交州,交州這裡本來就是個爛攤子。南蠻、武陵蠻、占族、漢人種族繁多,文化不同,加上氣候炎熱,當地不服王化,這種地方讓才乾出色、與異族打過很多交道的李恢去也算是對症下藥了。
至於於禁,處理方法就更簡單了。劉備會讓於禁的官位高高的,名義上甚至是李恢的副手,但是隻負責訓練與治軍,並沒有實際掌兵的權利。而那些魏軍也會第一時間打亂分散到各地作為郡兵鎮壓地方。
後續於禁訓練的士卒也會交由漢軍這邊的偏將、校尉等大小軍官甚至是馮習帶領、指揮。
當然,要是情況緊急讓於禁出麵打幾場戰鬥也不是不行,打完之後兵權依然和他無太大關係。
“而未來,若是揚州平定,可派李正方前去坐鎮,這點朕適才也和他說了。李正方勇武卻不缺細膩,料想治理江東方可無礙。”
劉備是見不到打下江東的那一天了,但是不妨礙他提前做好布置。
“屆時三州兵馬皆歸休元調度,我也和休元說了,若是他有北伐等想法,當先與成都通氣,也得勞煩軍師操勞一二。”
“陛下,大都督管轄三州兵馬是否有些”
諸葛亮沒有繼續說下去,但是劉備自然是理解的。諸葛亮覺得馮習的權利有些大了,恐怕日後尾大不掉。
“休元是個聰明人,識大體。朕如此安排實在是不願意休元重蹈雲長覆轍。”
劉備見諸葛亮詢問,忍不住長歎一聲。
昔日南郡太守,正是劉備任命。而劉備也想不到,作為自己二舅哥的糜芳,會因為忍不住壓力,加上與關羽不合而直接叛變。
本章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