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165.指婚遺旨
就像劉備之前和諸葛亮說的,雖然荊州事關重要,但是目前馮習手下的軍隊還是太多了一些。
東征軍本來劉備這邊的主力軍接近八萬,後來趙雲來帶走了三萬,還剩下五萬歸馮習統領。
而馮習在荊州這段時間招納關羽舊部,吸納躲藏在民間的荊州軍,實際人數已經遠超十萬了。
既然如此那麼東征軍似乎就沒有必要全部留在馮習這裡了,川中同樣急需人手,北伐事宜,鎮壓南蠻士卒自然是越多越好。
但是如今這樣向馮習提到這件事,無異於**裸地從其手中分權。諸葛亮知道等閒的將軍知道這種事都不會給自己好臉色看的,何況是手握重兵的三州大都督?
“兵事?不知丞相有何高見?”
馮習明顯是沒想到這一層,喝了口茶詢問諸葛亮的意思。
“如今江東大敗,精銳十不存一;宛城曹仁亦被將軍所破,恐短時間內無力南下。東征大軍曆經半載征戰,將士疲憊,且多數川中將士思念家鄉,希望大都督能體諒一二,調遣部分東征軍士卒回鄉。”
諸葛亮這番話聽著倒是非常符合人之常情的,不過馮習也不是傻子,自然聽出來了其中的深意,麵上忍不住露出了微笑。
“如此說來,諸葛丞相是想從我手中要人?”
馮習麵含笑意,看向諸葛亮,諸葛亮卻不知道馮習這是什麼心情,但是該說的還是得說,不會因為馮習的態度變化。
“確實如此。加上川中疲敝,已經是募兵極致了,若是再從川中征兵,恐影響我大漢根基。”
諸葛亮肯定了馮習的問題,沒有半點退讓的意思。
馮習點了點頭,詢問諸葛亮道:
“不知丞相想要調回多少?”
“荊州一帶隻留兩萬左右東征軍,其餘儘數回川。”
諸葛亮對此早有腹稿,沒有絲毫遲疑地回答了馮習。
馮習低頭沉思了片刻,自從自己以迅雷之勢攻入荊州,在王甫、趙累等荊州舊將官的協助下已經收攏了不少殘兵敗將,人數宛如滾雪球一般,從夷陵之戰後的五萬人直接翻了一番都不止。
調回三四萬人對自己來說其實並沒有什麼,隻要留點底子,自己一樣可以通過將東征軍的百戰老兵們打散,作為各部的標杆,來重新訓練這些荊州軍。
“自無不可,除了我本部神武營,留下吳班將軍代管之軍以及其餘一萬五千老兵作為底子即可。”
神武營作為本部兵馬肯定是不可能納入計算範圍內的,而且神武營也是自己用的最順手的。
至於吳班代管的那部分,理論上也是自己的人,隻是夷陵之戰期間自己得管理東征軍整個大營,自然無暇他顧,所以劃給了吳班,如今再歸自己也沒有不妥。
除了這些,馮習隻需要萬餘老兵,能給經曆過大敗、逃散的荊州軍們打好底子就行了。
“既然如此,休元也要萬分注意荊州防備事宜,莫要重演雲長之事。”
馮習乾脆的讓諸葛亮都有些詫異了,三萬多人,說放就放,態度也不免的好了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