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174.能工巧匠
“大都督,這個東西我們確實看不太懂”
這一日,馮習來到了負責製作兵器的庫部,巡視一下工匠們的進度如何。
結果自然不言而喻,雖然自己有無數的想法想要實現,但是奈何有些技術的代差實在太高了,讓普通匠人們按圖索驥,照著圖紙打造還行,讓他們設計、研發就有些為難他們了。
畢竟這個時代很多匠人都是為了糊口才學了一門手藝,有些人根本不認字,都是賣苦力的,讓他們從無到有去研發一些東西,確實難為他們了。
“無妨,這些無法理解的東西先擱置,先挑你們能做的來吧。”
馮習自然不會苛責他們,隻是讓他們先挑一些能乾的活兒來乾,剩下的就得自己再另想他法了。
馮習不止一次的感慨,自己要是未來學點數理化都好了。很多東西他都隻是知道個原理和效果,但是具體細節是不知道的,所以隻能提供給匠人們一些思路。
但是提供思路這個事情也不是一定就有效的,畢竟科技爆炸都是以十年為單位計算的,自己也不能醍醐灌頂,讓這些普通匠人瞬間就變成什麼高級工程師。
“還是得找些專業人士來”
馮習有些無奈,自己現在不缺普通乾活兒的匠人,但是“大匠”就沒有了。
“所以就是如此,季常作為荊襄當地之人,可知本地是否有什麼出名的家族,或者人物,有此方麵的專長?”
馮習叫來了荊州本地的地頭蛇馬良。雖然馮家也是荊襄的一個家族,但是馮家隻是在南郡有些影響,經過了曹軍、吳軍掠襲,馮家的影響力早都十不存一了。
相比之下馬家好歹也是當年的荊州大族,雖然和一時風頭無兩的蔡、蒯兩家沒法比擬,但是從這兩家被曹操遷往北方後,馬家也算是荊州有頭有臉的大族了。
“若論這些奇巧之術,恐怕就是黃家比較聞名了。黃家大都督也知道,丞相夫人便是黃家之人。不過黃家相比其他家族,人丁稀疏,而且也沒有參與政事的興趣,所以”
馬良說到這裡也是有幾分感慨。
自從蔡瑁、蒯家兄弟帶著全族投降曹操以後,荊州的勢力就大洗牌了一次。
沒了這兩家壓著,加上很多本地人都在赤壁後和曹操一同北上離去,荊州實際上已經是一盤散沙了。
馬家、黃家這種昔日的小貓小狗,如今都能算是荊州話事人了。
黃家當年有黃祖在,也算是一大族了,然而黃祖及其子黃射死後,隻剩下黃承彥這一支了。
黃承彥這支就明顯人丁稀疏,而且好隱於山林,鮮少有人出仕,估計就算馮習去三叩九拜,人也不會同意的。
“聽聞昔日中原因董卓、軍閥亂戰,很多世家南遷,難道就無其他善於此道之人麼?”
馮習想到鮑家都是千裡迢迢從並州跑來的,再怎麼說也不可能隻有黃家自己行吧?或多或少總該有些彆的家族會點兒吧?
“這我就不知了。不過大都督可以與丞相嶽父,也是現在的黃家當主一敘,即使黃家不願相助,興許也知道其他善於此道之人。”
馬良隻能給馮習指了條可能的路子。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黃承彥平日裡交友肯定也是水鏡先生這類奇人異士,所以說不定能推薦幾個願意出仕的人。
馮習點了點頭,如今也隻能如此了。就靠自己這點半吊子和那些工匠,想繼續發展下去恐怕很難。不是不可能,但是時間上就得繼續拉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