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209.東吳反應
時間回到一個月前,樊城之戰結束、馮習前往永安的時候。東吳這一段時間一直惴惴不安。
本來聽從曹魏的安排,偷襲了關羽,削弱了季漢的實力,又拿回了“本該屬於自己”的荊州,兩件美妙的事情本該帶來如夢如幻一樣的感覺,但是事情為什麼會淪落至此?
自從孫權讓孫韶放棄江夏,把城池讓給了順江而下的張南、趙累沒幾天後,就收到了曹魏突襲襄樊之地的消息。
最開始孫權又是懊惱又是惋惜,懊惱自己讓孫韶撤的太快了,如果多堅持幾天,說不定漢軍就隻能被迫放棄圍攻江夏,轉頭去支援襄陽了。
惋惜則是惋惜自己現在手裡無兵可用,隻剩下呂岱、賀齊麾下的兩三萬人馬,堪堪防禦住長江一帶的幾個重鎮。
但是孫權也知道,也就是現在魏、漢兩家撕得不可開交,雙方都沒有多餘的兵力管自己這個小卡拉米,但凡兩方打完了,勝利的那方必定抽出手來揍自己一頓,運氣不好就得亡國。
孫權一麵命令江東各郡縣開始征召平民、補充士卒,一方麵命人多方打探樊城一帶的消息。
當然,洞庭湖之戰的時間段,他也任命諸葛瑾當了繼陸遜之後第五任江東大都督。主要是實在沒人選了,諸葛瑾好歹兢兢業業,資曆充足,加上多次作為使者出使季漢,對於季漢也頗有了解,算是矮子裡麵拔將軍了。
不過可惜的是諸葛瑾成為大都督還沒幾天呢,洞庭湖之戰就把吳軍的最後家底打光了,諸葛瑾是名副其實的光杆司令了。
孫權就這麼如履薄冰一般,一麵做最後的掙紮,一麵等待著襄樊之戰的結果,看看是誰最後能給自己來個痛快的。
在孫權想來,曹魏先發製人,就算無法竟全功,但是拿下襄陽應該也是易如反掌,屆時有襄陽這根釘子在漢水南岸,蜀漢就算想對自己有什麼想法,也得顧慮一下曹魏的動向。
結果就令人大跌眼鏡了,曹魏居然被季漢夜襲擊破,當然細作傳回來的情報裡麵什麼“漢軍使了仙法”“勾動天雷地火”“高人護佑”之類的字眼就被孫權自動屏蔽了。
這個時代這些神鬼之說對於基層兵卒的影響還是挺大的,要是讓本來士氣就跌至穀底的吳軍再聽到這些消息,估計他們對上漢軍都不用打了,不是逃跑就是直接投降了。
孫權寄予厚望的曹仁和十萬大軍直接被打得十不存一,曹仁本人都被炸昏了過去,短時間內沒有南視的資本了。
那麼壓力就又回到了東吳這邊。
孫權自己也不敢在柴桑多呆了,畢竟江夏沒了,柴桑就是漢軍順江而下的第一站,自己這麼大個目標在這兒是嫌漢軍進攻的不賣力氣麼?
孫權當即帶著滿朝文武逃回了建業,坐鎮大後方,而柴桑就讓剛回來沒幾天的孫韶繼續鎮守,讓呂岱、賀齊與他相互照應。
不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就在孫權每天茶不思飯不想,在建業等待壞消息到來的時候,居然出人意料地來了一個好消息:劉備老賊病倒了。
要知道季漢現在看著是一個挺大的架子,但是劉備在其中是梁柱加粘合劑的作用,要是劉備沒了,雖然季漢這個擎天大廈不會立刻倒塌,但是搖晃幾下還是會的。
“恭喜大王。聽聞劉備長子劉禪如今不過十幾歲的年紀,如此稚子又能有何作為?若是劉備有個三長兩短,蜀漢必定出現內亂。”
一旁的張昭張子布忍不住恭喜了一番孫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