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巧不巧的,杜仲的主要產地就在未來的湖北省張家口,也就是現在的荊州境內的武陵郡。
杜仲幾乎在整個荊州都有分布,但估計現在沒幾個人能意識到它的價值,所以隻是當成普通的樹液了。
馮習回到下榻之處後,拿出紙筆,在自己準備的一個小本子上寫下了第二個項目,杜仲。之前的第一個項目是“醫師”,這算是馮習的備忘筆記了。
如今荊州整體上來說各行各業都有了質上的進步,士農工商無一不在發展,但是總歸有些需要查漏補缺的東西,這也是馮習的小備忘錄的作用。
之後的路程就乏善可陳,不過是從湘水北上回到江陵罷了,等複歸江陵後,馮習也把自己的一些想法付諸於實際。
先是輔子旬那邊,利用竹子和樹漿製作的新紙已經可以開始提高規模生產了,而隨之而來的就是雕版印刷術的正式投入。
雕版印刷術的一身功夫都在雕刻上,經常出現刻壞了一個字就得廢掉一個模板的情況。但是正如之前說過的,在批量印刷相同的內容上,雕版印刷術並不會落後太多。
馮習之前沒事乾默寫下來的三字經作為啟蒙讀物很快就獲得了推廣,因為三字經相比什麼論語、大學不光字少,雕版的容錯率低,消耗的紙張也更少,所以製作起來非常容易,而那些更高深的書還得等活字印刷了。
等到馮習歸來後,一麵派人前往各地,去調查荊州境內杜仲的生長情況,一麵命人出榜招賢,專門找醫師前來。
這個時代的醫師還算是一門需要師父耳提麵命的手藝活,很難係統性地進行總結。不過對於接觸過未來西醫和中醫的馮習來說,似乎整合理論也沒什麼難度。
雖然馮習未來的記憶隻是個大頭兵,但是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內外科、耳鼻喉科這些基礎的分類他還是知道的,日後按此慢慢分類就是了。
起初大家還以為是馮習病了,所以想來渾水摸魚之人還不少。
“見過大都督。”
一個尖嘴猴腮,穿著一身方士服之人被士卒帶了進來,朝馮習見過一禮。
“你說說我身體情況如何。”
馮習喝了口茶,瞥了一眼這人心中就有了數。
“大都督氣色飽滿,氣宇軒昂,哪有什麼病?”
這人咧嘴一笑,笑得像是峨眉山上的猴子。
“嗯?你確定?!”
馮習忽然把茶杯往桌上一拍,眼睛一瞪,嘴一努,顯得怒不可遏的樣子。
“這這這大都督當是為我荊州萬民操勞,累壞了身體,需要調理一二”
這方士被嚇得不輕,趕忙換了套說辭,但是馮習一看就知道,這種進來什麼都沒乾隻會拍馬屁的,哪有什麼手下功夫,直接命人轟了出去了事。
這幾日自從馮習下令求醫之後,這種魚目混珠之輩實在太多了,但事關重大,馮習還是得親自把把關的,幸好大部分政事都被馮習分潤給了馬良、黃權他們,而軍務自己訂好了框架後也不需要事必躬親了,所以時間還算充足。
“來人,帶下一個。”
馮習拿起剛才被他拍在桌上的茶杯,輕輕抿了兩口。
本章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