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庸傳!
往後的日子裡,蕭庸過得充實而又疲憊,因為他每天除了睡覺和陪蔡英送飯外,不是跟著風成天修行內力,就是跟著公孫思源學習使用念力。
蕭庸隻知道兩個老人分彆要教自己修行“魂影迷蹤步”和“幻影分身陣”,可是,跟著他們學了十幾天,兩個老人都沒有開始真正傳授他們要教的東西。
風成天每天要求蕭庸圍繞著山洞前的空地跑步,來鍛煉他的身體。開始是每天跑二十圈,幾天後,慢慢增加到了每天一百圈,再後來,老人不知道從哪裡找來一些沉重的鐵塊,綁在蕭庸的身上,讓他負重跑步。
除了跑步以外,風成天還經常用他的內力來輔助蕭庸掌握內力的運行,老人還強迫蕭庸熟記渾身的經脈名稱和走向。
“每個人體內的經脈,都可以分為正經和奇經兩類。正經有十二個,即手足三陰經和手足三陽經,統稱為十二經脈,是一個人體內的氣血運行的主要通道。”
“奇經有八條,即督、任、衝、帶、陰蹺、陽蹺、陰維、陽維,統稱為奇經八脈,有統率、聯絡和調節十二經脈的作用。”
“十二經彆是從十二經脈彆出的經脈,主要是加強十二經脈中,相為表裡的兩經之間的聯係。十二經彆還通達某些正經未循行到的器官與形體部位,因而可以補充正經的不足。”
風成天除了強迫蕭庸熟記奇經八脈外,還強迫蕭庸記住渾身的穴位
“一個人的全身,大約有五十二個單穴,三百零九個雙穴,五十個經外奇穴,共七百二十個穴位。周身一共有一百零八個穴位屬於要穴,其中三十六個穴是致命穴,亦被稱之為死穴。死穴又分為軟麻、昏眩、經和重四種穴,各種皆有九個穴。”
“十二經常脈合於十二時辰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體內的五臟,合於五行之生克水、火、木、金、土。全身的各穴位,合於周天位置,以統帥全身之機樞。”
每天的負重訓練,就已經讓蕭庸非常狼狽不堪了,還要遭受風成天的強迫,要記住全身的奇經八脈和正經十二脈的走向和名稱。更恐怖的是,身上七百二十個穴位真的太難記了,名字也非常拗口。
風成天傳授的武修基本常識,讓蕭庸苦不堪言。
蕭庸本就是一個能吃苦、不喜歡抱怨的孩子,卻被風成天折磨得處在了崩潰的邊緣。
相對於跟風成天學習武修的艱難,蕭庸跟著公孫思源學習符修,反而異常順利,度過了最開始的迷茫後,蕭庸使用念力,變得更加得心應手。
公孫思源不再要求蕭庸用念力擰樹枝了,而是讓蕭庸用筆跟著描繪一些奇怪的圖案,並強迫蕭庸牢記這些圖案。
記圖案比記經脈和穴位容易多了,蕭庸很容易地記下所有圖案。
將圖案熟記在心後,公孫思源又開始教蕭庸使用念力,操控筆來畫出這些圖案。
逐漸,蕭庸可以不用操控筆,直接用念力在空中刻畫圖案。
十幾天的修行,在公孫思源的教導下,蕭庸迅速地成為了一名入門的符師,等級雖然是最低級的符士,不過,境界突破了聚念期,達到了禦念期。
公孫思源沒有想到蕭庸會學得如此順利,完全超出了他的計劃。
公孫思源對他與風成天的賭約對決,變得十分有信心。
約定的期限,很快就要逼近了。
風成天對於蕭庸的表現變得很不滿意,不再強迫蕭庸記一些經脈和穴位,風成天明白了,以前教徒弟養成的一些習慣,不適合在短時間裡教蕭庸。
“庸兒,我本來是想讓你打下紮實的武修基礎,現在看來,不太可行了。從今天開始,我正式傳授你‘魂影迷蹤步’!”
風成天麵帶嚴肅,語重心長地說“這是一門高深的步伐,很多人會把它誤認為是一種逃跑的神技,其實,並不完全是!”
“魂影迷蹤步,需要修行的人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這就是我在前一段時間內,讓你負重鍛煉的緣故。”
“‘魂影迷蹤步’是一種高階武技,修行這種武技,會增加修行者的速度和敏捷,以及靈敏的反應能力。”
“實力比較低的修行者,學習這門武技,主要用來閃躲對手的攻擊。如果是實力較高的修行者,在使用這門武技的時候,不僅能夠快速地躲避對手的攻擊,而且還能極速地反擊對手。”
蕭庸聽了風成天說的這些話後,感覺“魂影迷蹤步”和“幻影分身陣”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用來增加修行者的躲避能力,就是不知道這兩種不一樣的技能,究竟哪一個更厲害一些。
風成天拿起一根樹枝,在地上幾處不一樣的方位,畫了一些圓圈。
一邊畫著圓圈,老人還一邊向蕭庸解釋
“在《太平禦覽》一書中,有記載,伏羲坐於方壇之上,聽八風之氣,乃畫八卦乾為天,坤為地,震為雷,巽為風,坎為水,艮為山、離為火,兌為澤,以類萬物之情。八卦分據八方,中繪太極之圖。”
“《易傳》一書中,認為八卦主要象征天、地、雷、風、水、火、山、澤八種自然現象,並認為“乾”和“坤”兩卦在八卦中占特彆重要的地位,是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一切現象的最初根源。”
“武修雖然不以陣法的修煉為主,但是很多武技的修煉,都需要借助陣法才能更容易掌握。地麵上是我根據八卦陣法,為你刻畫的幻影迷蹤步。”
“庸兒,你不喜歡記口令,就看著這些圓圈,來記住我的腳步。”
“我先演練一遍,有什麼不懂的,庸兒,你待會再問。”
風成天說完後,抬腿邁步,依次去踩地上的圓圈。
有些圓圈之間的距離非常遠,當蕭庸感覺根本老人沒有辦法踩中時,風成天卻偏偏踩中了。
為了方便蕭庸看清楚和記清楚,風成天移動的速度並不是很快。
演示一遍後,風成天又重新做了一遍,這一次的速度非常快,隻見他躍前縱後、左竄右閃,極速地移動著,身後還有一些殘影在跟隨著。
蕭庸在旁邊,看著這種左閃右躲的鬼魅腳步後,這才明白了這門武技,為何會叫“魂影迷蹤步”。
隻要速度足夠快,這種步伐,會讓修行者的身體左右傾斜的幅度非常之大,如同一個喝醉酒的人在快速移動,不僅能夠躲避他人的攻擊,而且,還能混淆對手對使用者行動方位的預判。
而且,用這種步伐快速移動時,身後會出現一些殘影,猶如幽魂在跟隨一般。
魂影迷蹤步,這個名字,很好地總結了這門武技的精華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