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孫慈安不會是……
與孫慈安失蹤沒有關係的事情,衛昭暫時不打算探究。
“孫慈安失蹤與王大他們有關係,你有證據,還是推測?”
“安安是早晨去賭坊找大哥時失蹤,我當時還在巡街,正午時,大哥匆匆找到我,說是安安不見了。我帶著幾個兄弟一路打聽,她是進了賭坊後,在回家路上失蹤的。”
葛小桓問了一句,“那賭坊是不是王大一夥人常去的地方?”
“是的。我在南城做了三年副使,南城有哪些見不得光的事,做那些事的是什麼人,我心裡大概有數。三天時間,我找遍了南城地下和香腮湖有關係的人,其中包括王大,但沒有人承認是自己做的。”
衛昭道“王大抓到的女人,是不是送去了攬雀舫?”
“起初,我也是這樣想認為,王大效力的幾位公子,是攬雀舫常客。可是等我暗中調查之後才發現,攬雀舫的女子,幾乎都是老板從正常途徑買回。”
正常途徑?
衛昭一臉不相信。
那天四名粉衣女子刺殺趙幼朗,他親眼所見,攬雀舫的女子,怎麼可能是正常途徑來的。
他按捺心中疑惑,聽孫洪繼續說下去。
“我以前在順天府做捕頭,查了五天後,幾乎可以確定,安安的失蹤,與王大有關係。他很可能把安安送給了哪位公子。於是,我又挨個查探那幾位公子的底細。”
“查到了什麼線索?”
衛昭對趙幼朗那幾個人很感興趣。
“就在我開始調查他們時,那天早晨,有人在兵馬司給我留了一份信,讓我不要繼續追查此事。否則,我便做不成這兵馬司副使。大哥大嫂,隨時可能失去性命。若是就此當做什麼事都沒發生過,安安有可能某天就會出現在我麵前。若是有兵馬司的人追查此案,就隻能給安安收屍。”
衛昭算是明白了孫洪為什麼要阻止自己追查王大的事。
這種沒有影響的威脅,從理智出發,他本不應該信才對。
他真的很在意孫慈安。
這就是所謂的關心則亂。
自己這個局外人可以理智,他理智不了。
“信是誰留的,有沒有懷疑對象?”
“寫信之人便是和趙公子有關係的幾位公子之一。我讀完信不久,大哥來了兵馬司,說要撤案,不需要兵馬司找安安了,我和他大吵一架。”
“你們兄弟二人,同時被威脅了?”
衛昭問道。
“被威脅的人是我,大哥得到了銀兩。他來雍京不久,染上了賭博習性,欠了賭坊一大筆錢。”
“你大哥這樣,和賣女兒有什麼區彆?”
衛昭很是不忿。
不過轉念一想,他大哥是不是知道女兒不是自己的,才漠不關心?
孫洪沉默了一會兒才道“我表麵上放棄了尋找安安,也不再調查那些公子哥。”
衛昭腦子轉的飛快。
不難看出,孫洪麵對威脅,妥協了。
天平的一端,是撫養他長大的大哥,長兄如父。
他這已經不算如父了,如果丁望所說是真,孫洪的哥哥,扮演了爹媽的角色,把他養大。
可這麼一來,孫洪和大嫂算怎麼回事?
如果是自己想的那樣,孫洪真是禽獸不如。
但這短暫的接觸,他也覺得孫洪不是那種人。
孫家兄弟叔嫂之間的糊塗賬,他先放下。
天平另一邊,是疑似孫洪的女兒。
無論孫洪怎麼選擇,都算對,也都不對。
他能理解孫洪的放棄。
表麵上的放棄,不代表孫洪不想找孫慈安。
孫洪接下來所說,也驗證了衛昭猜想。
他隻是表麵放棄尋找孫慈安,暗地裡依舊在尋找孫慈安。
用他的話說,隻要見不到孫慈安的屍體,她就一定活著。
至於對方說的什麼孫慈安可能會回來,他根本不相信。
阻止衛昭查王大,也是怕引起對方懷疑。
衛昭是兵馬司的副指揮使,當初那封信說了,有兵馬司的人再追查此事,安安會死。
孫洪不敢拿孫慈安的生命做賭博。
此後,孫洪製造機會接近王大,為他們做了不少擦屁股的事。
王大不是蠢人,一直對孫洪心存警惕。
兩年了,他在王大麵前隻字不提孫慈安。
在任何麵前,也絕口不提孫慈安。
仿佛這個人從來沒有在世間出現過。
沒人記得孫慈安了。
王大心中的戒備也越來越弱,他就要接觸到王大的核心關係網時,王大死了。
兩年心血,一朝皆化作泡影。
尋找孫慈安的希望,又變得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