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說,對於祁小偉,周揚總體上還是比較認可的。
但是祁小偉的為人有一個比較致命的缺陷,那就是缺少對經濟發展的靈活把握。
當然。
這跟他個人的履曆是有很大關係的。
祁小偉長期在內陸工作,對於發達地區的經濟發展情況了解的不夠深入,尤其是在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方麵缺乏專業的眼光。
但是有點同樣明顯。
在落實任務方麵,祁小偉的執行力很強。
相比之下。
在宣傳口有著豐富工作經驗的白燕,不僅僅在這一塊有比較好的掌握,而且組織工作也是她的強項。
不過人無完人。
白燕跟祁小偉之間最大的差距就在於,這位白部長執行政策要求過於一板一眼,確實是有些缺乏靈活性了。
說到底,甘南的可用之人還是太少了。
儘管這幾年周揚在乾部隊伍建設上持續發力,但是畢竟底子在那裡,想在短時間內改變這個現狀恐怕並不容易。
……
屋子外麵熱浪翻滾,但是此時辦公室裡卻很為涼爽。
空氣中,四溢的茶香吸入鼻中。
這幾年,隨著上次葉書記發聲之後。
周揚除了開會以外基本上也不往京裡跑了。
好在譚超然去了辦公廳,而且還是出任副主任一職,這茶葉的問題總算是不用發愁了。
好處是自己這算是變相地提前享受了待遇。
壞處也很明顯。
一般的茶葉現在都難以入口了。
看著手中的文件。
抿了口濃茶,周揚的眉頭反而越發地皺得厲害。
這份文件是豫南那邊,省委書記蕭萬年發過來的一份關於豫南房地產整體情況的文件。
這幾年蕭萬年在豫南其實並不如想象中的那麼順利。
用蕭萬年自己在電話裡近乎自嘲的說法,豫南的發展可謂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這個說法自然不難理解。
隨著城市化浪潮的不斷湧起,全國都在普遍性地開展兩大工作。
一個是加快城鎮化的發展水平。
一個是在大規模地推動城市建設。
豫南的人口眾多,城鎮化水平也要低於全國的平均水平。
相對而言,這即使壓力自然也是機遇。
因為人口多就意味著城鎮化的配套產業發展空間大,這裡麵最凸顯的就是房地產行業。
大量的人口湧向城市,無疑會加速房地產行業的發展。
對於豫南來說,這就是發展的機會。
然而。
隨著全國房地產市場陷入低迷之中,再加上相關的稅收、貸款以及投資等政策的變化。
其實房產市場的發展黃金期已經過了。
豫南在這個時候強行推動大規模的城鎮化建設,就必然會陷入一個兩難的境地。
一個是城鎮化發展,極大地增強了市場對房地產發展的需要。
一個是成本的高居不下以及經濟發展不景氣,導致普通人很難承受高昂的房價。
這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對房地產的過度依賴導致經濟乏力,居民收入銳減。
人均收入水平下降,又難以承擔房價,結果就是蓋出來的的房子賣不出去。
房子賣不出去,房地產市場又不斷陷入低迷之中,就這樣周而複始。
“難啊!”
“隻能說從一開始就跑偏了。”
“用房地產來推動經濟發展加速城鎮化,必然就會導致受製於經濟氣候和房地產市場的發展。”
辦公室裡。
放下手裡的材料。
周揚不由得長歎了口氣。
在他看來。
蕭萬年想解決這個問題,恐怕沒有太多選擇的餘地。
要麼壯士斷腕,果斷止損,強行切斷房地產市場的發展,把發展重心轉移到產業結構調整上麵來。
要麼一條路走到黑,先把房地產市場穩定住。
但是這兩條路不管是哪一條都很難。
豫南作為農業大省,產業結構不合理,這幾年沒有打下一個很好的基礎,想再一次迎來發展機遇恐怕就沒那麼簡單了。
歎了口氣。
周揚也不想繼續在這個問題上麵頭疼下去。
……
另一側。
在高考的分數出來之後。
正如當年周揚所料。
隨著年齡的增長,丫丫當初想進娛樂圈發展的想法終究還是打消了,不過選擇去哪個學校讀書的問題,又成了一家人磨嘴皮子的麻煩事兒。
按照安曉潔的想法。
丫丫這個分數,當然要選擇去交大。
對此周揚倒是讚同的。
偏偏丫丫這丫頭死活不同意,硬要跟著她老爸選擇去東海大學做校友。
“這事兒我看要麼聽聽丫丫自己是怎麼考慮的,她真不願意去交大的話,咱們也勉強不來。”
話筒裡。
聽到周揚的話,安曉潔明顯有些不大高興。
“你就事事都慣著她吧,現在是選學校,以後還有選工作,找男朋友,有你頭疼的時候。”
“再說了,選學校又不是兒戲,選了以後可就沒有重新來一次的餘地,聽她的意見,說得簡單,她自己又懂什麼。”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聞言周揚也是一陣苦笑。
任憑他在官場上如何厲害,在自己閨女的問題上還是容易關心則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