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瓊明山上玉蟾宮_修行在超凡複蘇的現代社會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44章 瓊明山上玉蟾宮(1 / 2)

修行在超凡複蘇的現代社會!

靈樞升空的觀禮儀式結束後,溫言在天之都又是逛了幾日,直到通行證日期即將到期了才離去。

未來科幻感十足的天之都,好則好已,卻太過清冷縹緲。習慣了人潮繁華的市井生活,這樣接不上地氣的城市就顯得太過高大上,溫言總是覺得差了點,至少不是自己。

當然了,天之都本來也不是普通意義上的居住型城市。

搭乘上接駁飛艇,身後是緩緩遠離的天空巨城,此番旅行也算是圓滿完成了既定目標。

飛艇將這批天都訪客們都送回了南海南市的接駁點,而在不久之後,天之都也將再度啟程,開往下一個目的地了。

其上尚未離開的訪客,或者會跟隨同往,或者會選擇離開,全憑自己的意願。除非是天之都去執行一些絕密任務時,才會強製遣送城市裡所有的外來人員。

此時已近陽曆元旦,溫言也沒有再在南海南市多待,而是直接去往了瓊崖行省的瓊明市,她準備在那兒拜訪完玉蟾宮後就直接回臨川,和家人們一起過節。

玉蟾宮位於瓊崖行省瓊明市定安縣瓊明山文筆峰山麓,是道教南宗的實際創始人、南宗五祖白玉蟾的最終歸隱之所。

玉蟾宮是道教在瓊崖行省唯一的合法廟宇,被道教奉為“南宗宗壇”。

對此,正一道表示有話說,說好的北全真、南正一,怎麼到了最南的瓊崖行省,反倒是全真道的道統成了主流。

這些也都是曆史遺留原因了。

玉蟾宮的道教建築群之大,論規模也僅次於鐘南山的全真道祖庭重陽宮以及龍虎山的正一道祖庭嗣漢天師府。

其由祈求平安的慈航殿、和合姻緣的月老殿、囑照本命的元辰殿、開啟智慧的文昌閣、健康長壽的藥王殿、發家致富的財神殿等近20座殿堂組成。

溫言雖然傳承了張至順真人的一支道統,但本身並未入道。即使是通報了姓名傳承,玉蟾宮方麵也並沒有太多的表示,隻是差遣了一名道童作為導遊,陪同溫言遊覽玉蟾宮。

來玉蟾宮不可不拜玉蟾閣,此殿敬奉的是南宗五祖白玉蟾。

南宗五祖白玉蟾,以其天縱英才扶宗詡教,創發文明而蔭覆後昆,被譽為瓊崖行省在萬載中華曆史上的第一文化名人。玉蟾宮即秉承玉蟾祖師“內懷性命雙修,外主濟世利人”的宗旨而立。

玉蟾祖師道行高深,按照如今的境界劃分,至少也是靈境修為,甚至更進一步達到了仙聖一流的程度也說不準。

超凡複蘇與沉寂的周期規律,使得前古的諸多傳承都湮滅在了曆史之中,其中便包括了玉蟾祖師關於靈境之後修行的內容。這也是現在的人們爭論的緣由。

不過時移世易,斯人已逝,再去糾結這些又有何用呢?

小道童繼續引著溫言遊覽其他的宮殿,玉蟾閣之後,首推的當屬紫陽杏林殿了。本殿敬奉南宗初祖紫陽真人張伯端以及杏林真人石泰。

張伯端,中央帝國北宋時期人,號紫陽,著《悟真篇》,開南宗一脈慧命真源。石泰,號翠玄子,在民間行醫施藥,濟世救人,且不受報酬,被民間尊稱為杏林真人。

中央帝國超凡史載曰

為內丹之學,傳自遠古黃老列莊哲學思想。自漢魏伯陽揭其端,唐鐘離權、呂洞賓等發揚於後。唐宋以降,流衍日繁,蔚為大觀。宋張伯端承鐘、呂之學,祖述黃老,仿效《周易參同契》,著為《悟真篇》,內丹之學遂大顯於世。

及至今日,張伯端的《悟真篇》仍與魏伯陽《參同契》一道被道家並推為正宗,更是全真道修行邁不過去的兩座高山。溫言修習《炁體源流》,當然也少不得參考這兩本經典。

恭恭敬敬地在紫陽杏林殿中上了香火,溫言又不禁回想起了曾經修行年月裡被《悟真篇》支配的恐懼,離開了此殿,才喃喃自語道“若得《悟真篇》真意,立見三清太上翁。”

小道童聽見了溫言的低語,露出與有榮焉的表情,自豪地說道“那是自然,‘道自虛無生一氣,便由一氣產陰陽。陰陽再合成三體,三體重生萬物昌’,初祖智慧,我等後輩望塵莫及也。”

聞言,溫言看了小道童一眼,說起玉蟾初祖,對方更是滔滔不絕,慷慨陳詞之貌,滿滿的都是少年意氣。

溫言抿嘴一笑,沒有說話,令小道童也是過足了嘴癮。這樣能在同道麵前顯擺的機會,對他這樣的小道童而言可是不多的。


最新小说: 玩命打拚在各界,不拚不行 小笨女修仙記 通天遺卷 在仙界普及反詐APP 人在末世開局一把槍 學渣穿越:我在星際荒野求生 次元破壁:從廢柴到全能動漫主宰 易鏡玄圖 星際兩族之戰,我成了救世主 九叔的得意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