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在超凡複蘇的現代社會!
溫言此次的頓悟由入定到回神,不過片刻功夫。但於溫言本人而言,出入之間,卻恍惚彆是一番人間。
除了一直關注著溫言與平榮二人,在發現事情端倪之際第一時間便前來護法的虛緣老道之外,也沒有更多的人知道今晚,就在玉蟾影壁之前,又有一名道門後人得以悟道了。
頓悟這種事情說來玄奧,但也隻能說明其人的悟性高絕,也並非修行者的專屬。普通人在經曆世事之後也會有大徹大悟的刹那頓悟,不過他們並沒有修為支持,所以也體會不到那種心境躍升帶來的修為提升。
修行者可以從頓悟中汲取心靈的養分,進而反哺自身的修行。這當然是一件好事,若說更多,卻也也說明不了什麼。
但顯然,一直以來祁致遠對於溫言一流悟性的評價是恰如其分的。
“致遠老兄後繼有人啊。”溫言醒來後,虛緣老道關切地詢問了一番她的身體與精神狀況,發現一切都是前所未有的好,這才放下心來,臨走前,還如此誇讚道。
至於平榮小道童那邊,就是十萬個為什麼了。溫言隻覺一個頭兩個大,頓悟後神清氣爽的大腦都變得嗡嗡的了。
等到終於應付過去了喋喋不休想要從自己嘴裡掏出頓悟全過程的平榮小道童之後,房門一關,溫言的整個世界都安靜了。
此時她才有心思自省幾身,原本隻能是通過內息流轉模糊感應的身體經脈,此番在心神投注之下,竟然纖毫畢現於腦中。
這是——神識!
修士九段第二段,醒神,成矣。
早在天之都上,觀禮了靈樞升天之後,於當時周遭熱烈的情緒氛圍之下,溫言就隱隱有了突破的預兆。
以溫言的天賦,當時其實便能趁勢突破的,但是為了求穩,求根基,她選擇了壓製。
而如今,時隔不到一周時間。她隻是興之所至地前往拜訪了同為全真道脈的玉蟾宮,機緣巧合下竟得以觀影壁而頓悟,瞬息醒神。這過程,甚至連她自己都不明所以。
無為而為之,此為最上品。
尋常修行者隻會抱怨自己的進境不夠快,事情到了溫言這邊卻是恰恰相反。
時也?命也?
莫名的,溫言又想到了大比武後獎勵的那枚紀念章,其中的些小半葉龍之運自然早早已被消耗了。那麼,自己如今的這番運勢是……
命運之說,到底太過虛無縹緲,自己如今思考這等層次的問題難免有些好高騖遠了。
相關念頭一閃而逝。
命是弱者的借口,運是強者的謙詞。
說到底,命運這種東西必須有所依憑,才能存在。
是命運依我而存,而非我靠命運而生。
主從關係,需得厘清!
神識,是修行者精神意識的升華,是神魂的外在延伸。
這也是修士煉氣化神,哺育了自身神魂後自然而然誕生的一種異能。修行前期的修士各方麵手段尚未齊全,之所以仍能在已經具備相當實力的初段武者的擠壓下占據相當生存空間,神識在其中發揮了大半的功勞。
覺醒神識之初,新誕生的神識尚十分微弱,隻能做到內視己身,且不能持久,這也是溫言如今的層次。
而且她走的不是引氣大成,煉氣化神循序漸進的路子。乃是直接一蹴而就,硬憑著天賦與機緣邁入了二段修行。所以她而今的神識水平,更是要弱於同儕的二段修士不少的。
即使如此,溫言也是相當滿意了。
一番內視的功課走完,果然發現了體內內息在經脈中運轉的諸多不諧之處。她將這些地方通通記憶下來,留待之後再慢慢微調。
這是因為每個人的身體條件都會有細微處的不同,修行前人留下的法門時,也總會有一些與自身實際情況不匹配的不諧之處在妨礙著修行進境。
這也是為何一家道統,往往開山祖師風光無限,傳了個幾代之後,能夠守成都算不錯了,更多的還是一代不如一代,最終被後繼者淘汰吸納。
因為祖師乃是創法者,其創造的法門也必然是最適合其個人修行的,其他人若亦步亦趨,而無自身闡發的新意,日積月累之下,隻會愈漸偏離了自己的天資稟賦,積重難返之下,唯有前路斷絕一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