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在超凡複蘇的現代社會!
家中添丁,山莊內院的一切運轉都以祁硯青與龍鳳胎為中心。原有團隊忙不過來,便又新增了數名的月嫂來幫忙照顧這一大兩小。
對此,祁硯青是拒絕的,奈何拗不過一老一中兩大男人的堅持,也就隻能接受了。不過她也就在床上待了一天不到,立馬就下地能跑能跳的,根本用不著如何休養,隻是多了飲食上的特殊照顧而已。
衣織世一家人在臨川過了個年就返回帝都了,大家大業的,也是身不由己。
年後的山莊尚未恢複營業,內院人氣鼎沸,莊子各處卻空無一人。行走在其中,唯有一路山花、修竹、翠柏、枯葉相伴,間關風語,彆樣寂寥。
溫言很是享受這種孤寂的感覺。
隨著出了年關,很快山莊也恢複了營業。雖然人不多,稀稀拉拉的成行,散落在各處卻也總能碰上,也是破壞了之前的感覺,溫言便很少再去山莊中晃蕩了。
閒散的寒假生活,溫言抽著空的也將鴟鴞那邊的“太倉辟穀法”給破譯了出來。流程化地收完錢後,下一篇的任務接踵而來
“第四十八神仙
經曰腎者,元氣之根也。
常思腎間白氣,上升至頭中,下至足心十指之端,周行一身中十二遍而止,手足皆熱,可以不饑,不渴,不寒,令人不老,白發複黑。
兆常念行之。”
從開始的脾,然後是胃,現在是腎,鴟鴞那邊的傳承很是全麵,雖然層級不是很高,法門也是偏於古早,但其價值亦是相當不俗了。
溫言雖然沒有老派那種泥古不化、敝帚自珍的想法,但想到國內還有很多類似的典籍被偷渡出境外,流落外邦之手,心頭仍是有些陰霾。
隻要利益所在,新朝十幾億人口,絕對不會缺少了鋌而走險之人。這不是一人、一派、一時可以遏製的,溫言也無計可施。
具體到她個人,她固然知道此時的做法無異於養寇,但這也本是無可阻止的事,窮則獨善其身,剩下的,留待未來再行計較吧。
結束與鴟鴞的聊天,末了,對方來了一句“春節快樂。”
溫言一笑,知道又是對方的日常試探,也沒再回複。
……
弄瓦歡愉,弄璋成慶。
祁語與溫雲出生後的第三天,祁致遠安排人將桂花心、柑葉、龍眼、小石頭放入水中煮沸,晾涼後,他便用此水親自為兩個嬰兒洗拭身體。
洗完澡,他用小石頭在祁語與溫雲的胸前輕輕拍三下,這是希望嬰兒長大後有好膽識,在成長過程中能夠像石頭般堅毅。
最後,他再為親自兩個嬰兒穿上了新衣服。
以上,整個的流程就叫“三朝之禮”。
現在已經很少有人再特意去擺弄這些傳統的習俗儀式了,新生代家庭大都脫離了父母獨自生活,更是一切從簡。
也就一些傳統的大家族還保留著這些古早的儀軌,祁家雖然稱不上大,但也是傳承有序的修行世家,修行的還是古法,自然對古禮頗多遵從。
三朝之禮結束,山莊內院早早準備好了油飯、麻油雞酒,這是用以供奉神佛以及祭祀祖先的,通常在產後的三日、六日、十二日、廿四日以及滿月準備。
很繁瑣,也難怪今人會不耐古禮了。
但這隻是於普通人家來說的,對於溫言一家而言,他們自己隻是動動嘴,其他的自有雇員代勞。辛勞部分不沾邊,自己還享受到了古禮的儀式感,這樣的古禮又有什麼理由不傳承下去呢。
祁致遠親手為先祖的牌位奉上了幾炷香,又在火盆裡添了幾張金紙。然後是家庭裡的其他成員,一輪下來,該走的流程也就走完了。
本來在祭拜完後,應當用謝籃裝滿將油飯、麻油雞酒送回娘家,報平安產子,及分享小孩子出世的喜氣,這才是“報酒”。
現在麼,一家人都在一起,還分什麼娘家婆家,大家都是一家。
除此之外,本來是外家送禮的“送庚”或者說“送頭尾”環節的物品,祁致遠這邊也都準備好了。
所謂“頭尾”便是指嬰兒從頭到腳所要穿戴的全部衣物,如滿月帽、嬰兒衫、手環、腳環、鞋襪、蒙被、胸飾等,並加上香蕉、紅龜粿、外媽圓、紅桃、禮燭等。
都是一些平常物件,綾羅綢緞,金銀俗物而已。唯有胸飾,乃是兩塊精心雕琢的玉佩,這對玉佩也引起了溫言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