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點上講,溫言自認不如。
……
源星作為人類與無數生命的棲息地,被稱作生物圈一號。
基於此原始模型,後續人們陸續設計建造出了六大人造封閉生態係統,它們分彆被稱為生物圈二號、生物圈三號……及至生物圈七號,如今葉誌華即將加入的便是生物圈八號。
生物圈二號是一百多年前,新朝的科學家們首次提出並建造的第一代生物圈工程,它被用於測試人類是否能在以及如何在一個封閉的生物圈中生活和工作,也探索了在未來的太空殖民中封閉生態係統可能的用途。
生物圈二號使得人們能在不傷害地球的前提下,對生物圈進行研究與控製。
當然,遺憾的是,它失敗了。
9890年9月26日,生物圈二號迎來第一批誌願者,4男4女開始了為期兩年與世隔絕的生活。
儘管這些居民事先花去幾年時間接受了工程、農業等方麵的良好培訓(其中一位甚至接受了牙科訓練),擁有每年耗資數百萬新元的技術支持,各種各樣的災難仍然接踵而來。
各種動植物大量死亡,蟑螂和螞蟻卻兒孫滿堂;更為糟糕的是,到了9891年1月,生物圈二號內的氧氣含量從21下降到14,不得不從外界補充氧氣,自給自足的幻想徹底破滅。
氧氣濃度下降的元凶被懷疑是土壤中生存的微生物,它們消耗了太多的氧氣。
這個推測存在的一個問題是既然微生物大量地消耗了氧氣,那同時也應該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但在生物圈二號大氣成分分析中並未發現二氧化碳成分有明顯的增加。
最終調查顯示,位於基部的混凝土在硬化過程中吸收了這些二氧化碳。
經過短暫的休整,生物圈二號又迎來了第二批居民——5男2女住了三個半月後,在9892年9月17日被迫離開,實驗再度以失敗告終。
打那以後,再也沒人在生物圈二號中過日子了。不過生物圈二號卻保留了下來,作為一處極佳科研基地投入使用。
新朝方麵的失敗並沒有嚇退其他國家,當時正值太空技術井噴發展的時代,為了在未來的星河時代中搶占先手,掌握了航空航天技術的源星大國們紛紛效仿新朝,也上馬了生物圈工程。
白國的生物圈三號,歐陸諸國聯盟的生物圈四號,新朝再接再勵、在海底建造的生物圈五號,源星聯合議會國際間共建的生物圈六號以及神竺國的生物圈七號,這些耗費巨大的項目最終都是以失敗而告終。
林林總總的生物圈工程也使人們更加明白一個看似淺顯的道理目前源星仍然是人類的惟一家園。
最近的生物圈七號,距今都有數十年的曆史了。
溫言還記得數年前新朝官方宣布重啟生物圈工程之時,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反對嘲諷的聲浪都是不小的。沒想到,生物圈八號如今竟然就已經建設完成,要投入實際試驗了麼。
葉誌華同溫言講了許多關於生物圈八號的事情,雖然目前首批誌願者的招募僅僅是到初篩階段,但他作為帝大驕子,身家清白,又是已經晉升了職業級的明勁武者,身後還沒有家庭的拖累……這樣的條件,要主動加入項目,入選成功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了。
也因此,他的項目聯絡人那邊,許多不涉密的信息也都樂於和他分享,好讓他有更充足的準備,能更好地配合完成整個項目的試驗計劃。
葉誌華說,溫言便聽著。這樣的國家重器項目,能獲知第一手信息,也是與有榮焉的感覺。
當能說的能聊的都已說完聊完,葉誌華長出一口氣,再次對溫言道“謝謝你,溫言。”
溫言平靜地點了點頭,對他言道“無妨,祝你一切順利。此彆之後,我們十年後再見。”
葉誌華平靜的麵容上又起了波瀾,幾次開口,終於說道“我們,十年後再見。”
在他心中,還默默補充了一句“我的樓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