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祁致遠揮出一記雲手,打出了一聲炸響“就算是明勁,武者之間交手時也不怎麼常用。所謂明暗勁力,更多是作為武者練到對應境界的一種象征,至少在武者初段時是這樣的。”
“當然,這也不是絕對。各大武道流派對於明暗勁力都有開發出各自的獨門秘技,使之殺傷力得到飛躍,也隻有通過這樣的勁力運用法門,明暗之勁才算是物儘其用。”
溫言聽得津津入迷,對此也是十分感興趣,問道“那我們家有這樣的運勁秘技麼?”
祁致遠搖頭失笑“自然是有的,你懷宇太公昔年好歹也是堂堂六段的外罡武者,全真龍門派米晶子真人的弟子,也是給家裡留下了不少武道上的遺澤。
“不過此類秘技殺法的修行會極大拖延武者本身的修行進境,你現在才明勁,等閒也遇不上什麼危險,倒也不必著急,還是等打好了根基再考慮秘技的事情吧。”
溫言點頭稱是,從善如流。
祁致遠繼續說道“在他那個年代裡,修行者的含金量可比現在要高得多。外罡武者就已經是名震一城的大高手了,我們家能在臨川立下根基,也多虧了此。”
“不得不說,現在的修行是越來越容易了,一個個學生娃的年紀輕輕就都進階了職業級,往上的大師級武者、法師級修士的晉級比例較當初也有了極大的提升,你也算是生在了一個修行的盛世了。”
這又是一個溫言感興趣的話題,她饒有興致地提問道“這麼說來,關於流傳的修行大世的說法,很有可能是真的了?”
“修行大世……”祁致遠沉吟了一下,沒有立刻回答,思考過後斟酌著說道,“關於這個說法我也聽過,不過並無依據。隻能說,這個時代的超凡複蘇雖然進展有些慢,但後勁卻是十足,至今仍處於上升的勢頭,反正你這一輩是不用愁修行環境上的事了。”
“這樣啊……”
沒能從外公這兒得到確切的回複,看來,若想要了解到這個世界更深層的真實,還要站得更高才行。
關於修行環境的話題,祖孫二人淺淺帶過,而後,祁致遠便繼續對溫言展開了授課“武者勁力除了明暗之分,還有剛柔之彆。從某種角度上來講,柔勁是一種比剛勁更為高深的勁力。但在本質上,剛柔隻是對於同種勁力的不同運用方式罷了。”
說著,祁致遠再度演示著打了一通拳。看上去軟綿綿的,似乎一點都吃不上勁。一邊打著,他還一邊講解道“明柔者,視此人之形式動作毫無氣力,若是知者視之,雖身體柔軟無有氣力,然而身體動作輕如羽,內外如一神氣,周身並無散亂之處。”
很顯然,現在的溫言還不是這個“知者”,所以就算知道了外公正在為自己演示明柔之勁,僅憑肉眼卻也看不出其中的奧妙。
“你來抓我的手。”祁致遠突然說道。
溫言上手,抓住了祁致遠的一隻手臂。
“再來撞我一下。”祁致遠又道。
溫言頓了頓,依言收著力地朝外公的身體輕撞了過去。然而這一撞,感覺是撞上了,反饋的觸感卻是虛不受力,仿佛撞了一團棉花,無處著力,更無處泄力。
好在溫言本也就隻用了三分力道,撞空了之後可以很好地把握住自己的身體,很快就調整了回來。
祁致遠收手而立“較手時,抓之似有,再用手或打或撞而又似無,此人又可以毫不用意於已,此便是明柔之內勁也。”
等溫言消化了一會兒所見所得,見差不多了,祁致遠才繼續講演道“暗柔者,視其神氣威嚴如同泰山,若與人相較,兩手相較其轉動如鋼球,手方到此人之身,似硬,一用力打去,則彼身中又極靈活。”
隨著話音落下,祁致遠渾身氣質再一變,變得威嚴矗立,震懾人心“你再來打我。”
溫言出手,這一次,明明已經擊實,都能感受到肢體碰撞產生的反作用力,後續力道跟上時卻又變得無處宣泄,仿佛打到了一團空,這種感官的錯亂令她分外難受。
這時,祁致遠已經手肘齊上,不著半點煙火氣地就擊退了溫言。輕飄飄的動作,打在溫言身上,她隻覺得自己身體仿佛是遭到了硬物的重擊,陣陣生疼。
祁致遠看著外孫女在揉著自己的胳膊緩解疼痛的樣子,笑眯眯地說道“手如同鰾膠相似,胳膊如同鋼絲條一般,能將人以粘住或纏住,令敵覺著諸方法皆不得手。而幾又無一時格外用力,總是一氣流行,此即是暗柔之內勁也。”
剛柔,明剛、暗剛;明柔、暗柔。
有了這一番外公的演練與自己親身的體驗,溫言對於其中的道理也有了更加深刻的領悟。再接下來,便需要時間好好吸收了。
本次的教授止於明暗之勁,更高深的化勁,祁致遠沒有去涉及,因為此時就算講了,溫言也體會不到其中的奧秘,倒也不必揠苗助長。
最後,祁致遠總結著說道“呼吸有三節道理,拳術有三步功夫,謂之明勁、暗勁、化勁是也。”
“明勁者,拳內之法,伸縮開合之勢,有形於外。”
“暗勁者,動轉神速。動則變,變則化,變化神奇,有形於內。”
“化勁者,無形無相之手法,不見而章,不動而變,謂之神化也。”
“此三步功夫,是練拳術根本實際之道理,亦謂之練術合道之真訣。知此道理,可以謂之性命雙修也。”
溫言了然地點了點頭,無論是修士還是武者,在修行之初都十分看重內外兼修,這也是修行者將來攀登更高境界的基石。
由此,溫言不僅想到了新朝故老相傳的“心體炁神——神門四天關”的說法,如今體、炁兩關她都入得門徑了,神關在自己練氣築基後,以自身的一流煉神天賦,入門當也不難。那麼,剩下的心關又將何處去尋呢?
或許,隻有以儒家為首的文道百家的修行之法才能對此有所裨益了吧。
溫言想著,心中也起了對於修心一道好奇心。
新朝這麼大,有機會還是要去見識一下儒門修持心靈的奧妙。
這樣紛繁多彩的修行世界,自己還隻是剛啟程,前方的風景瑰麗壯闊,都在等著自己去探索。
隻是這麼一想,已讓人心旌搖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