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名與器,不可假人。
名與器之後,對應的乃是深重的因果。
當溫言有了道子之名,之後的道子之實,便也順勢而來——屬於龍門道脈的根本真傳也將逐步向她開放。
修行一道,各家有各家的樞機,真正高明的傳承從來都是不落於文字的。譬如溫言原先修行的《炁體源流》,雖是張至順真人所親傳,卻也隻是其為了門下諸弟子打開的方便之門,完備則完備矣,並不涉及到道脈的根本大法。
所以當溫言的道子名分定下之後,第一件事便是接受道脈的傳承。
焚香敬祖,道冊留名。
一切手續完備,屬於溫言個人的氣運被龍門道脈的氣運所接納,也就代表了她具備了接受道脈傳承的資格。
傳法依舊是由虛度法師親為,沒有想象中的傳承秘地,玄奧奇觀,虛度法師隨意找了塊林間的岩上,便算是傳法之地了。
這也是告訴溫言:道法在人,人在,道法、道統、道脈才在。
山風穿鬆,鬆濤陣陣。
虛度法師的道袍也被吹拂地烈烈作響,但他的聲音卻收束成線,未向風中擴散半點:“你可知,我道脈所傳道統,究竟為何?”
這題溫言表示自己會:“全真一脈,金丹大道。”
虛度法師:“那如何才算得金丹大道呢?”
溫言遲疑了一下,而後道:“性命雙修?”
虛度法師:“如何性命雙修?”
溫言沉吟思索後,緩緩答道:“煉己築基,煉精化炁,煉炁化神,煉神還虛。”
虛度法師笑道:“不錯,還有最後的一重功夫——煉虛合道!具體如何合道,如何登仙,便是我要同你講的。全真金丹大道,修仙有三等,煉丹有三成,你可知曉?”
溫言:“願聞之。”
虛度法師在岩上踱步,麵向蒼茫雲海,負手而立,緩緩道:“此間關要,正要為你開示。”
“世間學仙之人如過江之鯽,能成者寥寥無幾,於我金丹大道一途,除卻旁門散數不論,大道法門便在這三等修仙、三成煉丹之中。”
溫言默默立於虛度法師身後,接受著對方的傳法,言語之外更有神識相隨,闡述著其間的未儘之意。
“夫地仙之道,能留形住世也,庶士可以學之,以精為鉛,以血為汞,以腎為水,以心為火,在一年之間,可以融結,九年成功,此乃下品煉丹之法,既有卦爻,又有斤兩,其法繁難,故以文字傳之,恐難成也。”
地仙之道,留形住世!
這也是當今絕大多數內丹修士所行之道,溫言若是繼續研習著《炁體源流》,若能成就,證的也正是這地仙之道。
重重信息隨著虛度法師的講釋印入溫言識海,而虛度法師的傳法仍在繼續。
“夫水仙之道,能出入隱顯者也,中士可以學之,以氣為鉛,以神為汞,以午為火,以子為水,在百日之間,可以混合,三年成象,此乃中品煉丹之法,雖有卦爻,卻無斤兩,其法要妙,故以口傳之,必可成也。”
道統傳承,有一字千鈞之重。
磅礴的信息流若高山飛瀑,衝擊著溫言的識海。這也是在稱量她的器量,若她本人不足以承擔得起道統背負的千鈞之重,自也不配傳承此份道統。
溫言蹙眉,悶哼一聲,卻並未出言讓虛度法師放慢節奏。
濤濤信息流仿若真個化作了天河之水,從無何有之處灌入溫言的心靈空間。
便有一麵心鑒自心泉之內飛升而上,承接下了天河水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