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卷雲舒,鬆濤應和。
當溫言終於完整承受了傳法,其道子之名才算是得以名副其實。
虛度法師:“傳法已畢,你可還有何疑惑?”
溫言振衣端容:“讀丹經許多年,如在荊棘中行,今日塵淨鑒明,雲開月皎,總萬法而歸一,包萬幻以歸真,但未知正在於何處下手用功。”
虛度法師撫須而笑:“善哉問也!夫煉丹之要,以身為壇爐鼎灶,以心為神室……”
字字若珠璣,流淌入溫言心間。
“以端坐習定為采取,以操持照顧為行火……”
“以作止為進退,以斷續不專為堤防……”
道隨世移,古法與新法交織,龍門道法雖然也隨著時代的演進有過改進,本質上仍是金丹古法。
當古法仍舊占據了修行的主流,屬於今法的氣運必然會被擠壓,而作為新法的執牛耳者,新朝議會若想發展,除了做大修行的蛋糕之外,便隻能向古法中去伸手。
這,也是此前新朝議會謀劃龍門洞天的原因。
諸多的思慮一閃而過,耳中、識海中仍是虛度法師的道音。
“以運用為抽添,以真氣熏蒸為沐浴……”
“以息念為養火,以製伏身心為野戰……”
修仙三等,煉丹三成。
如今既已得聞最上乘的天仙丹法,溫言的目標自也隻會鎖定在這最上乘的功果。
虛度法師的傳法,傳的不是具體的修持法門。既不落於文字,口述神識所傳的也都隻是表象,真正的道統已然通過更玄妙的【心傳】的方式烙印在了溫言的心靈空間之內。
這份烙印就是溫言後續攀登天仙丹法的憑證,允許她可以循著祖師開辟的天仙丹道前行。
這份烙印之內有的隻是一處處的道標,引導著傳人可以沿著正確的方向攀登,每一處道標之間該如何過渡,則全憑傳人自行開路。
“以凝神聚氣為守城,以忘機絕慮為生殺……”
“以念頭動處為玄牝,以打成一塊為交結……”
世間沒有一片相同的樹葉,也沒有完全相同的修行之人,大道尚且隨世而移,修道求仙之人更不可能靠著墨守成規即可成就。
除我之外皆外道,這是溫言很早之前就領悟的道理。
以我道壓萬道,以我為主,為我所用,這才是誌於大道的修行者應有的氣魄。
溫言,自是如此。
隨著更多道理被納入心中,溫言的道行在陣陣道音之中飛速提升。
成功承接了天仙丹法的因果,其本身的功果也在向著天仙丹法的根基進行著改易。
溫言如今正處於玉液之境,若以常理,下一步就是玉液圓滿,龍虎交媾的功夫,這也是當今諸多修行者的次第道途。
雖然她通讀無數丹經,也知曉同境界中還有著一層金液煉形的功果,但是人力有所不及,本身的她也是無力兼顧到這重修命的功夫的。
此番,天仙丹法的根基改易則是為她補全了這重缺憾。
金液煉形、玉液煉己。
曾幾何時,這還是自己同扶桑好友淺草陌說及的道理,而今,也算被自己摘得了麼。
性命兼修,形神俱妙,這就是天仙丹法的完備。
不用溫言過多乾涉,一身真元在丹法的催動下自然而然再度開啟了煉己築基的修行,為她的命功夯實根基。
金者,金剛不壞。
金液煉形這層功夫,與體關武道的第七段還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溫言如今尚隻有化境的境界,受此金液意境的拔擢,武道四段丹勁的大門轟然洞開。
這也是神門四天關兼修的好處,四大道途環環相扣,互相裨益,層層推進,進境何止一日千裡。
隻是,能夠做到這一步的實乃萬中無一,還需要四大道途進境不可懸殊過大,更是達成者寥寥。
這需要超拔的悟性、資質、傳承、心性、根骨,恰巧,溫言這些都多少沾了點,在第一流悟性的統禦之下,堪堪達成了這一完美的循環。
心關【心泉】,體關【丹勁】,氣關【玉液】,神關【出竅】!
這一時刻,四天關進境在溫言身上第一次實現了同境界的基本持平,更有一股特殊的意蘊漸漸自心頭浮現。
溫言無法言喻這是何種感悟,心靈空間內,已是將此意蘊印下。
心泉之內,斑駁裂痕的心鑒似乎也在這股莫名意蘊的影響下,修複速度陡然快了一截。
“以歸根複命為丹成,以移神為換鼎……”
“以身外有身為脫胎,以返本還源為真空……”
虛度法師的道音仍舊不絕如縷,各種玄奇道韻在溫言的心頭交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