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大宗師》雲:“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謂坐忘。”
這大概就是【坐忘】最早的出處。
就是說,要忘卻自己的形體,拋棄自己的耳目耳謂聰、目謂明,此即人與外界之聯係),擺脫形體和智能的束縛,與大道融通為一,這就叫坐忘。
後世,有郭象真人對其進行了注解:“夫坐忘者,奚所不忘哉?即忘其跡,又忘其所以跡者,內不覺其一身,外不識有天地,然後曠然與變化為體而無不通也。”
超然物外,然後物我兩忘。
……
修行是聯動的。
隨著溫言坐忘成就,本就呼之欲出的道門心關【離塵氣】便一並在她的心中噴湧而出,於心靈空間內化作一縷飄忽的風,變化無終。
正是:一點浩然氣,千裡離塵風。
兩氣並存,這是獨屬於溫言的心關成就。
圓融三教,全真之旨,她以自身的實際修行踐行著重陽祖師的教義。
但她內心仍清晰地知曉,這都是修行過程中的分野。大道三千,殊途同歸,自身最後的落腳處,還是【道】。
平靜的心泉在這一刹那重新翻覆起波瀾,隨著無何有之處的偉力注入,本就寬闊的心泉被進一步開辟擴張。
澹澹的泉水泛著盈盈的光芒,鋪滿了擴張後的泉眼表麵。
此時,心泉也不能再喚作心泉了。
此為——心湖成就!
水到渠成,泉漲湖成。
心念所至,心關第五段,【心湖】之境成矣。
原本落於心泉之底的【心鑒】在此時亦是應運而出,高升掛於心靈空間高處,仿佛一道太陽;倏忽變幻之際,又仿佛是一輪太陰。
心鑒,本就是溫言以【心煉】之法由水火兩儀鐵一點點煉就而成,自帶水火陰陽的法理。
尤其是溫言此時正當龍虎之境,對於陰陽之道最為敏感,漸漸也能開發出【心鑒】更多的妙用。
心湖澎湃,仿佛世間萬象萬物都能被容納,然後沉入湖底,化作滋養生靈的湖底泥床。
每個人的心靈之內,都有一片屬於他自己的天地。
仿佛一道閃電劈過,溫言好像明白了虛靈洞天存在的意義了。
化虛為實,虛實的劃分本就沒有這麼絕對,有朝一日,虛靈洞天未嘗不能化作真實的洞天,高懸此方世界之上。
這就是【洞天】二字的注腳,是從虛靈洞天草創之初就有的靈境謀劃。
而作為一切起源的【虛靈牌】,其創始人也更改了自己的道號,自號【虛靈子】。
這份改易市從命數及至稱謂,全方位的改易,是有法境以上級數的偉力參與,混淆了世間因果認知的改易。
以至於,這般人物,其生平應當被扒出來的才對,而此時大家竟都默認了其【虛靈子】的稱謂。
唯有法境能對抗法境,所以,此事能夠暢通無阻地推行,也是新朝諸位真人乃議會官方都默認的結果。
通過短暫的破境開悟,溫言觸及了虛靈洞天之後深層次的秘密,但很快,這種認知又漸漸要從她的腦海中消弭。
她本無所謂此間的秘密關竅,但這種被外界神通混淆自我認知的感覺,不知道還好,一旦知曉了,她是極為抗拒的。
那就試試自己是否真的隻能做那不知晦朔的朝菌吧!
心動,念動,心劍隨之而動。
一道道縱橫的劍光在心靈空間內交織,化作了一枚枚文字,紛紛向著空間內那高懸的【太陽】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