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意思是,可以用來拍電影,你們不覺得無人機拍電影很有搞頭嗎?我聽說天途就在開發電影級的無人機。”
開始說話的黃毛青年說道,臉上露出一絲得意笑容,似乎有不少經驗。
“無人機拍攝?真的可以嗎?那樣的話豈不是可以取代搖臂?方便很多?”
這一桌裡有導演有攝影師,說到電影拍攝,立刻來了興趣。
“無人機拍電影?這有點不現實吧?專業級的攝影機那麼沉重,無人機怎麼帶的起來?怎麼保持畫質?更不要說很多場景需要人手持操作,真要那麼簡單還用搖臂那麼麻煩?”
一個攝影師搖搖頭反駁說道。
攝影設備向來是劇組一個重大的支出方向,尤其是要比這些道具,如果去野外取景,還要配套專門的運輸工具,麻煩得很。
搬運組裝也需要很多的技術人員以及時間成本。
如果能省去這一塊,那絕對給劇組省下一大筆經費。
不過有些人恐怕就要考慮轉行了。
還有他們這些攝影師,說不定也需要跟新換代,甚至變得無足輕重,完全被無人機取代地位。
這,並不算一個好消息。
不過電影是一門很複雜的藝術,傳遞的是思想的火花,不是隨隨便便能被機器取代的。
“全麵取代目前自然是不可能的,不過可以部分取代啊!低成本、高機動性、高安全性,連思路都多了許多。
你們想想,那些俯衝鏡頭和對衝鏡頭,如果用無人機來拍,那速度和衝擊力肯定能很好的體現出來!
況且我覺得這一定會成為電影拍攝的主潮流,無人機高空拍攝就相當於一個上帝視覺,是最好幫助我們導演展現畫麵的一個方式,況且無人機不一定就要俯拍,側拍正拍都是可以的。
說不定隨著無人機更新換代,解決了續航問題和載重問題,還有畫質提升等等,那完全可以取代現在的電影製作模式!
全部電腦編程好,無人機跟著演員走位,自動對焦,快速精準,現在這些笨重的器材都不需要了!
我這個年紀,感覺完全可以等到那個時代到來的,現在入手玩玩說不定還能搞點創新,為行業一點思路。”
黃毛青年越說越激動,仿佛一個廣闊的未來在等著他!
又仿佛自己就是那個打破桎梏的勇士,是引領未來的先驅,到時候在座的各位,通通都不重要了,根本不需要看他們臉色!
那是一條光明大道,一條屬於自己世界的光明坦途!
大人,時代變了!你們可以滾了!
“聽你這麼說,很有想法呀?”
其他人也紛紛動容,感覺這個時代一切都在變化,太快了!
作為業內人士,他們自然認識這個叫衛啟航的黃毛,是一個新晉導演,聽說家裡還很有錢,關係不是一般硬,圈裡不少大導演都對他很關照。
最近這段時間更是風頭無兩,這一次金馬獎上他還提名了最佳新導演。
甚至還有人將他和李子軒相提並論,看作兩個最有機會奪冠的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