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你自己出錢搞了張cd?什麼爵士樂對不對?”
“阿傑,有時候我真的非常佩服你們這些藝術家,有時候完全不顧市場上的需要,一窩蜂寫些什麼爵士樂,給誰聽?改天寫些流行歌曲ok?”
……
很顯然,女朋友又有花又有獎,他的待遇就沒這麼好了。
什麼改天寫流行音樂?你李子軒不就是寫流行音樂的嗎?鄙視誰呢?
“說歸說,你下次再寫歌呢,先給我聽一下,如果我都聽不明,我想都不是什麼好貨色。”
“這個世界有很多事是你不明白的,你不明白的未必是不好,也可能是你自己太笨了。”
一些人會心一笑,李子軒寫的歌要給彆人聽一聽?誰這麼大的臉?
這家夥挺會玩啊!都放到電影裡來了,算是損自己還是讚自己?
不過作為電影人,內心卻在驚歎,開場寥寥數句,已經將男主角的處境和性格刻畫得入木三分。
而且李子軒化身一個落魄音樂人,竟然完全沒有出戲的感覺,整個人沉澱了下去,沒有了平時的光芒萬丈,就仿佛他真是一個落魄不得誌的音樂人。
一轉眼,落魄不得誌的家夥跑去公園吃盒飯,順便喂了下狗,和女主角來了個偶遇。
唐紫煙的角色也很草根,一洗往日的鉛華,沒有了往日的明媚嬌豔,多了幾分清純靈動,卻一出場仍然給人一種驚豔的感覺。
又是和狗狗的寥寥數語,就將女主刻畫出來。
接下來毫無疑問,男主和女朋友爭吵分開,一個生活在現實裡,一個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這樣的劇情已經不算新鮮。
不過李子軒也沒在這方麵長篇大幅,隻是幾個鏡頭跳過,中間加入算命,更平添一股草根的生活氣息。
怎麼感覺?李子軒拍電影都有一種得心應手圓潤自如的氣息了?
這可是他一個人拍的電影,功力見長太快了吧?
而在對廟街的剪影中,引出女主角一家,音樂的吵鬨聲出現在樓上,不用說是李子軒,然後自然而然的和女主認識,進入另一個世界。
一段貫穿電影的旋律,也不知不覺以吵雜的一麵出現。
大家心中疑惑,李子軒這家夥還會吹薩克斯?不過很多編曲都是他自己搞,應該是會的吧?
這家夥真是多才多藝,能有現在的成就絕不會全是偶然。
接下來鏡頭都聚焦在男女主的交集上,有種時光流水娓娓道來的感覺。
李子軒對細節動人之處的描繪,在《天若有情》中早已嶄露頭角,這次從技術上說,更加純熟了。
男女主角相戀的過程,他並不急著用一見鐘情什麼的來推動劇情的發展,反而是對廟街生活的側寫中,自然而然的感情投入,水到渠成,並無多少波瀾。
反而通過他的視角,看見生活的另一麵,為了生活笑臉迎人,街頭上唱些粗俗不堪的歌甚至賣弄風騷。
在他埋怨懷才不遇生活不公的時候,卻有多少人為了生存而努力,他那點小小的挫折算得了什麼?在生存麵前,甚至顯得做作而可笑,他似乎也開始理解了以前女朋友的生活方式。
而阿敏就像一朵向陽而生的小花,永遠那麼樂觀,永遠那麼開朗,笑對生活,同時也感染著他的內心,對這個世界的認知,悄然發生改變。
當兩人正式走向那一步,也沒有傳說中的棒打鴛鴦,在阿敏母親欲言又止的態度中,終於答應了他們在一起,一股看不見的旋律,似乎也在悄然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