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柳也沒堅持,欣然接受了馬大娘的提議。初始投入也是真金白銀花出去的錢。她還指著把這錢早些掙回來呢。
她提前分錢,不過是表示自己的態度和誠意——與馬家人按勞分配勞動成果。也是給馬家人吃個定心丸:自己不是見錢眼開、唯利是圖的人。
divcass=”ntentadv”第二天,馬昂專程請假過來了。
有一身軍爺裝扮的漢子站在一旁,餃子鋪也沒什麼人敢搗亂。
趁人少的功夫,馬昂把秦柳叫到店鋪後的院子裡,說了自己的觀點:“第一,這頭一個月賺的銀子,是你的本錢,俺們不能要。第二,以後若是盈利了,俺們可以對半分,虧損了也是。不能我們馬家占大頭。”
“可是,馬大娘他們、馬躍和鳳姐都很辛苦……”
馬昂並不讓步:“誰不辛苦?李大叔在家帶著兩個孩子也很辛苦,孩子一天見不到娘也很辛苦。”
秦柳愣了愣,也沒有堅持己見:“那好吧。是多是少就這樣了,你們還請多擔待吧。”
馬昂說完也沒有多留,從水井裡打了幾桶水到一旁洗碗的大木盆裡就走了。
天氣越來越暖和,路上的行人也越來越多。秦柳再三調整食譜,主打一個價格實惠、填飽肚子。
客人越來越多,新的問題也來了。
縱然她多買了好幾個碗,還是架不住洗碗都洗不過來,屋外架了兩口大鍋熬粥,還是供不應求。
她有心在門外打一個水井、砌個大水池,讓那些著急吃飯的人自己洗碗、取菜,來個自助模式,否則真是忙不過來了。
可這打井需要成本,還不低,若是回頭這店麵不租給他們,投入就打水漂了。
她一時下不了決心,隻是和馬大娘他們抱怨了幾句。
馬大娘提了個好建議:“打井的事,先往後放放。這刷碗的活兒,我倒是有個好提議。我們隔壁鄰居家有個小孩子是個孤兒,爹娘都過世了,十一歲,他一個人有上頓沒下頓的,不如讓他來幫忙刷刷碗,咱們管他一天三餐飽飯。”
秦柳自然欣然應允。
小孩子叫栓柱,瘦得像猴,個頭隻有普通八九歲孩子高,臉色發黃,看得出來是長期的營養不良。可孩子勤勞能乾,手腳麻利,很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糊口機會,洗碗掃地擦桌子,跑腿買菜買麵買肉,什麼活兒都搶著乾。
喝粥客人的增多,給餃子生意帶來了很大的負麵影響。
不過,吃得起餃子的客人,大多住得了驛站,也有一些人叫了餃子送到驛站房間。
第二個月,純賺六千文錢。一半分給馬家,一半她自己拿著。
秦柳實在沒有想到,光做下層窮人的生意,也能有這麼高的利!
鎮上很快有新的粥鋪包子鋪出現,對她的生意形成了直接的競爭。
秦柳也沒介意。那些新店雖然跟她學,粥碗和他們店的一樣大,可粥稀了不少,也不會有花生、綠豆等增加口感的堅果在裡麵。
有經驗的熟客,還是更願意在他們店裡消費。
反而因為這些店鋪的分流,他們店的接待壓力小了許多。
接下來幾個月,是生意旺季,路上不僅多了不少來來往往的客商,甚至還有部分騎馬去草原看風景觀光的遊客.
也有一些路過鎮上的小隊兵勇,不過那些人都是騎馬路過,糧草有專人供應,和他們餃子鋪倒是扯不上關係。
剛入六月,天氣異常悶熱,二郎蔫蔫兒的,食欲不振。李老漢有些懊悔地抱怨:“都怪老漢!前幾天見孩子吃得好,就沒忍住多給他喂了幾口,怕是積了食……“
秦柳寬慰道:“沒什麼大事,餓幾頓也就好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