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積蓄力量
昆陽之戰後,王莽新朝幾乎沒有一戰之力了,劉玄那是帶人一路砍瓜切菜,然後大肆分封功臣。
當然,他分封功臣很巧妙,有意識無意識的開始調離劉秀手下的人,更是把劉秀的姐夫鄧晨派為了常山太守,催促他儘快上任。
鄧晨無奈隻能去上任,和劉秀道彆喝酒,四目相對,一切都在不言中。
“秀恭喜姐夫成為常山太守,這幾日便要動身了吧?”劉秀跪坐著,神情悲不喜,但心底的哀傷已經快掩飾不住了,隻有在姐夫麵前,他才能微微流露出那麼一絲絲哀傷。
鄧晨無奈歎了口氣說道,“不止是我,連伯升的舊部和你之前的下轄,任光,傅俊都已經遠調,還有鄧奉。”
鄧晨還想說什麼,劉秀看了他一眼,又斜著看了一眼四周,大聲說道:“陛下英明。”
鄧晨也有意無意的斜看向四周,說話更加小心翼翼。
“陛下這麼做自然有他的道理,一切都是為了漢軍,為了複興漢室大業,大家前途遠大,各有各的使命,也一定會創出一番功業來。走了也好,姐夫不必介懷。”
鄧晨聽完,心疼他,連忙倒了一杯酒,然後站起來走到劉秀的麵前說:“來,姐夫敬你一杯。”
劉秀連忙端起酒來,兩人走的越來越近,直到靠近得觸手可及,然後喝了酒。這時候鄧晨才悄悄咪咪的用兩個人能聽見的話說:“姐夫知道朱鮪找不到殺你的理由,伯升的部下和伱的下屬,還有南陽郡當時起事的豪傑子弟已散儘。
你自己在他的眼皮子底下,隨時都可能會有危險,要是撐不住了,就想辦法過來找姐夫,姐夫拚了這條老命也保住你。”
短短幾句話,劉秀眼眶通紅,忍著不掉淚,緩緩點頭,千言萬語,不知道該說什麼。
鄧晨歎氣一口,“好了,姐夫也要走了,你千萬照顧好自己。”
“姐夫放心,秀不會忘記大哥的深仇,不辜負姐夫和二姐的期望。”
鄧晨拍了拍他的肩膀,隨後離開了。
即使劉秀娶妻陰麗華,裝作貪念錢財,愛慕美色,安於享樂的樣子。
朱鮪等人還是不放心,他特地找了李軼和張卬前來試探他,說是找他喝酒,其實就是試探他有沒有二心,一旦他有不對,立刻想辦法斬殺。
宴席之間,他幾人都沒吃多少,隻有劉秀在大口喝酒,大口吃肉,吃的很愜意,很舒服呀。
“聽說你大哥劉縯出殯,你都沒有去呀?”張卬陰陽怪氣的說了起來。
劉秀不緊不慢的說道:“陛下寬宏大量,讓我叔叔送兄長屍首回鄉,我已經是感激不儘,那敢去惹這樣的非議呀!”
李軼似笑非笑的說道,“文書兄擔心的是啊,聽說現在劉家人對你多有不滿啊,說你貪生怕死,賣兄求榮,貪圖富貴,愛慕美色,哈哈哈。”他說著還大笑起來。
一旁的張卬趁機繼續拱火,“劉縯那些部下對文叔你也是頗有微詞,聽說他們想要殺了你,哼,一群愚蠢之輩。”
不得不說,這些人陰陽怪氣起來確實很厲害,但劉秀不為所動,不緊不慢地說:“他們呢,那隻是一時糊塗,有一天他們會明白。”
說完,鎮定如初,依舊大碗喝酒,大口吃肉。
“說得很有道理,如果所有人都像你這般明事理,那陛下也就無需多慮,先且不說你,你兄長也如果像你這樣對陛下忠心耿耿,就不會落得如此下場。”
聽著李軼這麼說著,劉秀端著酒杯,手微微有些發抖,但他極力控製住了,沒有讓人看出來。
張卬繼續補刀,“伯升兄一世英名,死的時候卻成了叛徒。早知道如此,何必當初呢?你說是不是啊?”
“他從來都是鞠躬自傲,不把陛下放在眼裡,死了也是活該,咎由自取啊,文叔你說是不是啊?”
劉秀有點忍不住,“啪”的一聲把酒杯放了下來,周圍的人一喜,以為劉秀要失態,他們好抓住把柄,結果劉秀隻是說,“這酒不錯,可以呀,可以,他劉縯雖然是我兄長,可我們倆自幼意見相左。
他結交廣泛,愛出風頭,我就喜歡跟耕作,一輩子種田,他竟然笑我,說我胸無大誌。
是,跟他的大誌氣比起來,我寧可做一輩子的布衣,了此一生,我們劉家啊,二哥二姐都死在小長安了,劉家現如今就剩我一個人,所以娶個老婆,好好的傳宗接代,為劉家繼承香火,這才不辜負劉家烈祖烈宗的期望啊,你們說是不是?”
這個時候朱鮪站起來打圓場,“好啦好啦,這次我設宴是為了款待破虜大將軍的,你們兩個少說幾句。”
好家夥,他明明想殺劉秀,這個時候卻扮起好人來了,其他幾人笑了起來,“嘿嘿,我們也隻是跟劉將軍閒談而已,劉將軍不要見怪啊。”
一旁的李軼不陰不陽的說著,“文叔胸心胸寬廣,將來必定前途無量啊,我也敬你一杯。”
劉秀連忙站起來,端著酒杯說,“都是陛下的臣子,為陛下儘忠,玩笑而已,我怎麼會介意,來,乾杯乾杯……”
大家如同好友,隻是心裡怎麼想的,隻有他們知道
……
這一夜,劉秀喝醉了,但是沒有完全失態,一路跌跌撞撞的走回了家。
”將軍,將軍!”家裡的丫鬟和下人連忙來扶他,其中有一個人特彆明顯,長得高大帥氣,那便是前來投靠他的馮異。
當初,馮異外出巡視屬縣,被劉秀軍抓獲。當時,馮異的堂兄和幾個同鄉,都在劉秀軍中,他們共同保薦馮異,劉秀求賢若渴,自然見了他。
馮異見劉秀不是平凡之輩,又仰慕他在昆明大戰中的名聲,表示願意歸順,並說:“老母現在城中,如能放我回去,我願將所監五城奉獻於您。”
眾人多不同意,認為放他走了,必不再回。劉秀見馮異不像奸詐之人,便答應了他。馮異回到父城,勸說苗萌一同投順劉秀,並說劉秀仁厚,必能成就大事,苗萌很信任馮異,就同意了。
結果,馮異還沒來得及獻城,恰逢劉縯被殺,劉秀獨自去宛城謝罪,馮異隻好繼續守父城。
後來,劉玄派人來招降,但馮異願意歸順劉秀,卻不願意投靠劉玄。劉玄派兵來打,馮異據城堅守,劉玄軍隊圍攻十餘次,始終沒有打下來。
不久,劉玄又派劉秀去洛陽打前站,為後麵遷居洛陽做準備。
劉秀路過父城,馮異立刻大開城門,迎接劉秀,並宰牛置酒款待。馮異表示願意跟隨劉秀,劉秀大喜,任命馮異為主簿,相當於後世的秘書長。此後,馮異跟隨劉秀左右,成了劉秀的心腹。
明明知道劉秀此時失勢,甚至時刻麵臨危險的時候,他任然毫不猶豫的投靠劉秀,當真是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臣。
在一個人跌落穀底的時候,還有其他人願意不離不棄的跟著你,那才是你最值得信賴的人和寶貴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