檄文很拉風,後果很嚴重,劉秀一年來巡行河北的努力全部化為泡影,趙國以北到遼東以西的廣大區域都望風披靡。
divcass=”ntentadv”趁你病要你命,王郎可記得劉秀打了他板子的,有恩可以不報,有仇那他是必然要報仇的呀,於是命人傳書:“擒殺劉秀者賞十萬戶”。
一時間,河北大亂,到處都是王郎的響應者,這些人麵對“十萬戶”的巨大誘惑,隨時可能借用劉秀的腦袋用一用,去領賞。
劉秀的事業陷入巨大危機中,本來是跳出牢籠,成就大業的,沒成想大業未成就差點身先死。
要是再待在邯鄲附近,劉秀的腦袋就被彆人搶去用了,三十六計走為上,劉秀被迫走上了狼狽的逃亡之路。
他該怎麼做,才能扳回敗局呢?
這時,一個人來了,他的加入,將使劉秀扳回敗局,這人便是耿弇,是個妥妥的官二代。
他的父親耿況,曾與王莽從弟王伋為同學,一起再太學學習,後為朔調連率即上穀太守)。
耿弇也不是那種惹是生非的官二代,反而少年時期以勤奮好學著稱。常見郡中歲終舉行郡試,講武練兵,由衷愛好,因而學習騎射,喜好兵法。
更始元年公元23年),劉玄建立更始政權,定都洛陽,派遣將領占據各地,其中有人憑借權勢撤換了一些郡縣的太守縣令。
耿況因是王莽任命的官員,心中非常不安,怕劉玄前後算賬,派人來打他,畢竟劉玄把王莽都給滅了,他便命年方二十一歲的耿弇去朝見劉玄,貢獻寶物,以圖鞏固自己的地位。
耿弇剛剛從上穀南行至宋子縣,適逢王郎自稱漢成帝之子劉子輿,在邯鄲起事。
跟隨耿弇的上穀郡吏孫倉、衛包竟然信以為真跑去投奔王郎。
耿弇因長安道路阻隔,兵荒馬亂,自己手下還跑了一些,一時間不知道應該怎麼辦,巧合聽說更始大司馬劉秀在盧奴,乃北上晉見,被任命為門下吏。
耿弇請求回上穀發兵攻取邯鄲,劉秀笑道:“小小年紀竟有大誌啊!”因此數次召見他並加恩慰。
不久,劉秀北至薊城,前腳剛剛跑過來,然後王郎後來的追兵就過來了,
劉秀聽說王朗咄咄逼人,邯鄲派兵來薊,他感覺不對,甚至想要南歸洛陽,召集官屬商議。
耿弇道:“漁陽太守彭寵,是您的同鄉;上穀太守,是我的父親。發動這兩郡人馬,有萬騎之眾,邯鄲是容易奪取的。”
劉秀雖然覺得前往漁陽、上穀是個好辦法,可偏偏他手下全都是河南人,根本不願意去北方。
這些人不相信耿弇的話,劉秀一去,你們兩家就派兵了?他麵子這麼大?
可是沒有辦法,人家麵子就是這麼大,一路小弟來投呀,可他們不相信呀,有人甚至直接表示:“老子就算是要死,我們的頭也要朝著南方,絕對不能去北方任人宰割。”
看著手下大家都這麼說了,劉秀也沒有辦法,他隻能拒絕耿弇的提議,帶著人往南方走。
可這越往南就越接近王郎控製的核心地區,劉秀等人的生存空間也就越狹窄。
人家王郎睚眥必報,用十萬戶懸賞劉秀,使得很多人想要抓到劉秀。為了躲避追兵,劉秀一行人到後麵甚至不敢進入城市,隻能在野外食宿。
可大家畢竟沒有帶多少食物,總有吃完的時候,一行人隻能忍饑挨餓繼續前進,河流裡抓魚,山林打獵,可這也不是辦法。
因為實在是餓得不行,劉秀等人隻能冒著被發現的危險,冒充王郎的使者在饒陽城裡吃了一頓飽飯。
繼續南走,形勢就更加危險了,劉秀等人到達曲陽時,王郎的追兵已經很近了。
偏偏這個時候,再往前就是滹沱河了,沒有船隻根本就過不去。
無奈之下,劉秀隻得派人到前麵去查看情況。很快,派出去的人就回來了,他們帶回來的消息非常不妙,河上既沒有橋梁,周圍也沒有船隻,河上雖然有冰,但卻沒有完全凍結,根本就過不去。
眼看追兵已經要來了,這個消息是非常致命的,劉秀隻好讓王霸再度去前麵探查情況。
王霸是潁川人,他與父親都曾經在郡裡做過小官。劉秀路過潁川時,一直在尋找機會的王霸便帶著好友、門客們前往投奔。
自此,王霸便成了劉秀的部下,跟隨他參加了昆陽之戰。等劉秀前往河北時,很多人都不看好他的前景,王霸的好友、門客全都離開了,隻有他自己留了下來。也正因為如此,讓劉秀對王霸更加重視起來。
王霸到滹沱河邊查看一番之後,發現之前探查的情況沒有錯,河上沒有船隻橋梁,根本過不去。
王霸也非常聰明,他深知現在局勢非常微妙,要是讓其他人知道無法過河的消息,驚慌之下隻怕會有異心,大家一哄而散,弄不好還有人想投降,或者拿劉秀的頭去換取賞錢。
無奈之下,他隻能一咬牙,準備回去說一個謊言,先讓大家繼續前進再說。至於到了河邊應該怎麼辦,那就隻能先走一步看一步了。
王霸回去以後,便告訴大家:“河上雖然沒有船隻和橋梁,但河水已經結冰了,而且冰非常堅固,可以直接走過去。”
大家聽了以後,都非常激動,劉秀也忍不住笑道:“之前去的人果然是在瞎說。”
隨後,劉秀便讓王霸帶路,帶領大家繼續往前走。到了這種地步,王霸也隻好硬著頭皮繼續往前走了,他心裡實在不敢想象,大家看到河水沒有結冰,會是什麼樣的情況。
等王霸帶著大家來到滹沱河邊時,他自己首先就驚呆了,河水竟然真的結冰了。
更奇妙的是,等一行人過河以後,河水又解凍了。
到了這時,王霸也不隱瞞,將自己之前說謊的事情說了出來。
劉秀聽完之後,忍不住歎息道:“這回多虧了你,才讓我們能夠安心渡河。”
王霸卻不同意:“我沒有什麼功勞,這都是因為您有神靈保佑,我看就算是以前周武王的白魚之兆都比不上現在。”
劉秀聽完後歎息良久,他也很疑惑,隻是以為神靈的庇佑,才轉頭對其他人說道:“之前王霸說謊不過是權宜之計,沒想到竟然一語成真,這大概就是上天保佑我們吧。”
眾人聽完之後,信心大增,又繼續向南進發。不久後,劉秀一行人到達了信都,這裡的太守任光也是更始政權的官員。
在任光等人的支持下,劉秀終於有了自己的地盤,這才算是新的開始。
可他根本不知道在這河邊,有一個年輕道士,還有一個老道士,帶著幾個道童隱蔽的埋伏著。
在王霸查看之後,便在河裡麵扔入了大量的硝石,硝石可以使水麵快速結冰,再加上天氣冷,等劉秀來的時候已經結完冰了。
等他們走過之後,道士又在河麵倒入了黑乎乎的東西,像是油,其實那是石油,然後點了一點火,輕輕一燒,那冰又給化了,等追兵來的時候,根本過不去。
看似是上天保佑,其實是這兩個道士帶人搞的鬼,其中那個老道士的腰間掛著一個牌,寫了祝融兩個字,年輕道士的腰間也掛了,寫了一個鬼穀,那腰牌質地很好,似玉非玉,一看就不同尋常。
“師傅,怎麼為什麼要這麼做?”其中一個道童詢問起來。
佩戴祝融腰牌的老道士笑了笑說,“天命如此,他是真龍天子,庇佑之後可得功德,修行有功德,可圓滿,可長壽,甚至長生,無量天尊,無量無常在!”
一旁佩戴鬼穀二字腰牌的年輕道士雙手合十,說道:“古道,眾生皆於無量前,解今世茫然,脫來世輪回,我欲承天,吾命無量在!”
“祝融兄告辭!”
他說著,便轉身快步離開了。
“師傅,他是?為什麼叫你祝融?”老道士身邊的一個道童疑惑的問起來。
“勿念,勿聽,一切自有緣法,咱們回去吧。”
老道士沒有回答他,帶著那幾個道童走了,他們的方向是茅山。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