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於其他時期的名將往往都有獨當一麵的情況不同,光武劉秀的創業過程中,幾乎所有重大戰役都是他在大本營遙控指揮的。
divcass=”ntentadv”都說劉秀對功臣好,絕大多數啊,還算是善終,一方麵是劉秀城府手段了得,很早就開始用人質這種手段來約束手下人了,而這種手法呀,曹操也很愛用,學得非常通透。
另一方麵,實在也是東漢建立的最大功臣就是他光武劉秀本人,其他人完全無法對其構成威脅,再加上有個好兒子漢明帝劉莊,自然也就不用像老朱晚年那樣為了保朱允炆大開殺戒了。
說到底啊,這對手不強,過程平淡,發揮不穩頂,再加上一個超級牛人的老板壓在頭頂,從而缺乏故事性,不受後世小說演義創作者的待見,應該就是28將逐漸泯滅於眾人的原因了吧。
特彆是屠城,劉秀手下大將都喜歡,這點是特彆不好的,無論在那個時代,無論是誰,對手無寸鐵的老百姓燒殺搶掠,都是赤裸裸的罪惡。
對於屠城這些,後漢書都有記載。
比如《後漢書·朱祐傳》:“將兵率眾,多受降,以克定城邑為本,不存首級之功。又禁製士卒不得虜掠百姓,軍人樂放縱,多以此怨之。”
《後漢書·馮異傳》,敕異曰:“三輔遭王莽、更始之亂,重以赤眉、延岑之酷,元元塗炭,無所依訴。今之征伐,非必略地屠城,要在平定安集之耳。諸將非不健鬥,然好虜掠。卿本能禦吏士,念自修敕,無為郡縣所苦。”
《後漢書·桓譚傳》:“臣譚伏觀陛下用兵,諸所降下,既無重賞以相恩誘,或至虜掠奪其財物,是以兵長渠率,各生狐疑,黨輩連結,歲月不解。”
《後漢書·公孫述傳》:“明旦,岑降吳漢。乃夷述妻子,儘滅公孫氏,並族延岑。遂放兵大掠,焚述宮室。”
《後漢書吳漢傳》:“會光武至,共定邯鄲,而躬裨將虜掠不相承稟,光武深忌之。”
《後漢書任光傳》,世祖曰:“卿兵少,如何?”光曰:“可募發奔命,出攻傍縣,若不降者,恣聽掠之。人貪財物,則兵可招而致也。”世祖從之。
如此種種,不知凡幾。
甚至,連劉秀的家鄉南陽郡龍興之地)都未能幸免,最終逼反鄧奉起兵複仇,手下軍隊,卻把自己的帝鄉給洗劫了一番,真是諷刺。
“帝遣吳漢伐之,漢軍所過多侵暴。時破虜將軍鄧奉謁歸新野,怒吳漢掠其鄉裡,遂返,擊破漢軍,獲其輜重,屯據淯陽,與諸賊合從。”
當然,這裡麵最喜歡劫掠的就吳漢了,所以劉秀出發前,劉瀚特地叮囑一番,劉秀很欣慰,點頭答應,對劉瀚大加讚賞。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華夏古代史,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看做一部戰爭史。一場戰爭,帶走的人命往往成千上萬。
其中不乏戰死沙場的軍人,可更多的卻是無辜的平民百姓。
自古,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在古代戰爭中,屠城作為一種軍事手段屢見不鮮,這是一種極端殘酷血腥的行為,可若是放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屠城的存在又有一定其合理性。
其一是物資的合理掠奪,俗話說得好,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後勤往往是決定一場戰爭勝負的關鍵因素,隻有充足的後勤補給才能保證軍隊的戰鬥力。
即便是在本土作戰,後勤還難以完全保障,更何況是在敵方勢力範圍內作戰呢。
因此,軍隊的指揮者往往下令屠城,從老百姓那裡掠奪物資,有人會說難道不能用一種和平的方式獲取物資嗎?
答案是否定的!我們都知道善財難舍,即使是麵臨死亡的威脅,也有很多人不願放棄自己的財產,畢竟奪人錢財,如同殺人父母。
更彆說在那種戰爭的年代,沒有了糧食最終也難有活路。所以,屠城這種高效快捷的掠奪手段就成了很多將領的首選。
自家人是不好的,那就搶敵人的唄。
其二,屠城可以施加壓力,威懾敵人。
當一個人凶名在外的時候,人們往往會對他產生畏懼的心理,這是一個淺顯易懂的道理。
個人如此,軍隊亦然。當一支軍隊有了屠城的行為後,與它作戰的軍隊往往會承擔著巨大的心理壓力,這種壓力對於站在它對立麵的百姓表現得更加明顯。
三國時期,曹操率軍攻打荊州。麵對來勢洶洶的魏軍,當時的荊州牧劉琮直接選擇了投降。
而荊州牧劉琮之所以投降得這麼快,全是因為曹操喜歡屠城。
“初平四年,曹操擊謙,破彭城傅陽。謙退保郯,操攻之不能克,乃還。過拔取慮、雎陵、夏丘,皆屠之。凡殺男女數十萬人,雞犬無餘,泗水為之不流。”
白起之所以稱為人屠,那也是因為坑殺了趙國幾十萬投降的軍隊。
當然,這些對比後世元朝,特彆滿清的屠城,都是不值一提的。
滿清入關,為了震懾敵人,為了掠奪,什麼揚州十日、嘉定三屠、蘇州之屠、南昌之屠、贛州之屠、江陰之屠、昆山之屠、嘉興之屠、海寧之屠、濟南之屠、金華之屠、廈門之屠、潮州之屠,沅江之屠、舟山之屠、湘潭之屠、南雄之屠、涇縣之屠、大同之屠、汾州、太穀、泌州、澤州……
簡直可怕,野蠻,讓人心痛。
無數的百姓和生命在他們麵前,就如同地上的螻蟻,不值一提。
無論彆人怎麼做,劉瀚是萬萬不會屠城的,也不允許自己的手下屠城。
他永遠記得1949年,人民子弟兵入滬不入戶,在冰冷的夜晚蜷縮在道路邊,不拿群眾一針一線,鐵一樣的紀律,那是文明和信仰對世界的招手……
一個洞穴是黑暗的,但隻要有光打了進去,黑暗就不再是它的宿命;
大洋是隔絕的,沙漠是危險的,但隻要有人穿了過去,阻絕就不再是它們的宿命。
有些東西,總要堅持,無論失敗或者成功!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