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半點不由人
大殿內,陰麗華扶著劉秀慢慢走過來,是另一邊是陰興和珍珠,陰麗華笑著說,“陛下你現在燒空了,以前的承諾也該兌現了。”
劉秀笑了笑,說道:“君無戲言,這幾日難得清閒,你們二人回來照顧朕和麗華,可真是費儘了心思,興兒呀,朕現在就兌現諾言,變珍珠許配與你為妻,伱可願意呀?”
這兩人非常高興,他們早已心意相通,但是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到現在才終於得到劉秀的賜婚,兩人連忙伏跪下來,
“謝陛下,謝貴人!”
“好了,起來吧!”劉秀看到他們有情人終成眷屬,很是欣慰,兩人也是相視一笑,一切在不言中。
“這些年,辛苦你們了,下去籌備婚禮吧。”
“諾!”兩人高高興興,手牽手的下去了。
這一日,陰麗華在大殿中縫補衣服,劉秀走過來,“麗華,你這怎麼又縫不上了?彆回頭又說我這當皇帝的,讓你和兒子女兒緊巴巴的過日子。”
陰麗華調笑起來,“你也知道我們緊巴巴的過日子啊?我這是為珍珠修的嫁妝,她也陪了我這麼多年,現在終於可以出嫁了。”
“確實呀。。”
“爹爹,爹爹!”伴隨著孩童的叫聲,這個時候從大殿外跑來一個五六歲的孩子,他正是劉秀的十皇子劉衡,也是最小的一個,長得乖巧可愛,聰明伶俐,深得劉秀的喜愛。
他跑著,踉踉蹌蹌,晃晃悠悠的就仆入了劉秀的懷中,劉秀抱著他,柔聲說著:“你慢點呀!”
“爹爹,你在乾什麼?爹爹壞,不陪我玩兒。”
“爹爹怎麼不陪你玩兒了?”劉秀抱著他,“怎麼會呢,爹爹是不是沒拿胡子紮你就壞了?”
劉秀說著,抱著孩子輕輕的舉了起來,一旁的陰麗華笑著:“是衡兒好壞,不和爹爹玩了,走吧,去那邊玩吧。”
劉衡爬從劉秀的懷抱中爬著,一步一步步履蹣跚的跑到旁邊去。
“陛下,這幾年國庫空盈了許多,對於國舅的婚事總不至於太小氣吧。”
“那是自然,該賞的都會賞,再賞個爵位,貴人意下如何?”
陰麗華拒絕起來,“這可不行,爵位珍貴,想都不要想。”
“沒有關係,總會有機會的,等興兒的孩子再長大一些。”
他們沒有注意到大殿內的劉衡慢慢爬上了香爐,輕輕的摔了下來,隨即便暈倒在地上。
“衡兒!”
“衡兒,你怎麼了?”
劉秀和陰麗華連忙大喊著上去抱住他,“快,傳太醫。”
結果經過中太醫一番整治之後,他無奈跪了下令,“陛下,是臣無能,十皇子夭折了。”
得知這個消息的劉秀和陰麗華異常悲痛,自古父母對於幼子是特彆疼愛的。
陰麗華更是天天以淚洗麵,劉秀隻能帶著劉陽來安慰。
“麗華,你看朕把誰帶來了,陽兒,去看看你母親。”
“母親你節哀順變。”劉陽看著母親流淚,伏跪在地,悲痛的說著。
“陽兒,你弟弟沒有了。”
“母親!”
“你弟弟沒有啦,!”
“嗚嗚嗚嗚嗚嗚嗚嗚!”
兩人抱做一團,痛哭流涕。
……
另一邊,丫鬟珍珠和陰興會麵,兩人也是異常傷心,他們是看著劉衡慢慢長大的。
陰興沉默一下,開口說道:“有件事情,我始終覺得有點蹊蹺,那天進宮為衡兒診斷的種太醫已經畏罪自儘。”
珍珠連忙問,“什麼時候的事情?”
“就在當天晚上。”
“可中太醫來的時候,小殿下已經……”
“這明眼人知都知道,這事他辦不了啊。”
“是啊,醫者治病救人不能起死回生,何過之有?況且衡兒那是疾病突發,陛下不會治太醫的罪,以前宮中醫不好的人也大有人在,可太醫偏偏卻在這個時候畏罪自儘……”
“這麼說很有可能……”
兩人都猜到了,很有可能是其他人暗中毒害了十皇子。
“還有一件事情,我正在猶豫要不要告訴姐姐,據陰家消息說鐘太醫還有一名徒弟在他已經死後不久就辭官回鄉了。”
一旁的珍珠已經知道了,“彆說了,我先去調查!”
陰興有點擔憂的說著:“是我去吧!”
珍珠搖頭拒絕了,堅定的說著:“如果是真的我們猜測的那樣,那就是奴婢沒有保護好小殿下,先前我也在想會不會是奸人所害,這些天我隻要一閉上眼睛,我就會想起小殿下,我一定會查個水落石出的。”
珍珠以前可是陰家的婢女,而且還是學過武功,專門用來貼身保護和照顧陰麗華的,武藝也是相當不錯的,這麼多年非常有感情的。
陰興隻能無奈答應說:“那你自己萬事小心。”
珍珠明白,調查這一件事不能太大張旗鼓,明目張膽,她拿著一包藥來到了太醫署,找到太醫們。
其中一個太醫聞了聞之後說道:“這不是清神醒腦的,怎麼了?”
他說著把藥包遞給了另一位太醫,他聞了聞說:“是啊,這藥怎麼了?有問題嗎?”
珍珠笑著說:“沒什麼,這是我以前常常睡不著,找鐘太醫給我開的藥,現在還想再吃一些,不過沒有藥方。”
一個太醫說著,“哎呀,這可不好辦呀,沒有藥方我是不敢胡亂開藥,你還是找其他大夫吧。”
“那鐘太醫的徒弟呢?我記得他知道這個藥方的。”
這便是珍珠的巧妙之處了,沒有直接一上來就問鐘太醫徒弟,而且拋磚引玉,轉移話題,最終在到這裡。
這個時候另一旁一個在搗藥的太醫:“你說二六子啊,他已經辭官回家了。”
珍珠很高興,連忙跑到他麵前詢問起來,“那您知道他的家在哪兒嗎?”
那位太醫指向另一個人,“問他。”
那一人也搖搖頭,“我怎麼知道,你問他吧。”
顯然他們在推脫,不想沾染這些事情,最終還是珍珠拿了些錢財問到了那個六子的家鄉在哪兒。
當夜,她一個人獨自帶著劍趕那兒過去,來到了六子的家裡敲了敲門。
“咚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