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瀚手中的長弓猶如一道閃電,劃破了空氣。箭矢如同流星般飛馳,準確地擊中了遠處的靶心。
每一次箭矢的破空聲,都讓周圍的士兵發出驚歎。
“好!太子無敵!”
divcass=”ntentadv”“太子威武!”
他們目睹了劉瀚的技藝,感受到了他身上散發出的無畏與勇敢。
劉瀚的黑馬似乎也感受到了主人的威嚴與決心,它猶如一道黑色的閃電,在營地疾馳。
劉瀚與馬之間的默契,讓他在飛馳中更加如虎添翼。他時而俯身向前,時而挺直腰杆,每一次動作都與黑馬完美地配合在一起。
“籲!”
劉瀚停馬下來,平靜的看著劉秀,劉秀瞬間失神,隨即哈哈大笑,“吾兒箭術高超,百發百中,騎術了得,人馬合一,父皇當年也比不上你。”
“那是當然!武藝切磋吧。”
“行,讓父皇看看你的武藝。”
隨即是軍中去切磋,大概有放水的嫌疑,劉秀沒有找那些軍中的大將,找的都是那些士兵中一等一的精銳。
看著這幾個士兵,劉瀚淡淡的說道:“一起上吧。”
一旁劉秀笑著說道:“太子吾兒,不可托大,這些都是一等一的精銳,上過許多次戰場的。”
“沒事!”劉瀚搖頭,充滿自信,他也必須自信,因為當年的戰神回來了。
他們拿的都是木質的武器。
“你們可千萬彆因為他是太子就手下留情,誰能打倒他,朕重重有賞!”劉秀怕這些士兵不用心,大聲說了起來。
本來幾猶豫的幾個士兵立刻精神振奮,當然,即使有豐厚的獎賞,他們也不敢下重手,最開始比試都是試探性。
“你們覺得太子能撐過多久?”
“我估計夠嗆,那可是5人,還是精銳,我去估計也隻能勉強應付。”
“太子總是出人意料,馬術、箭術,我都自愧不如。”
“太子還要處理政事,有這麼多時間習武嗎?馬術和箭術怕是花費了他很多時間,習武可不是一朝一夕的……”
旁觀的好些將領小聲議論起來,卻看見劉瀚主動進攻,他劍法猶如流水,既快又準,劍鋒所到之處,無人能擋。
他的劍法不僅威力巨大,而且極具美感,令人驚歎不已。
“我去!”
“哎呀!”
“啪啪!”
“哎喲!”
沒有多久,幾個精銳士兵就在地上哀叫了,不止劉秀,大部分人都驚呆了。
“再從自年幼握劍開始,我便知道自己會是劍道魁首,天下第一!”
劉瀚橫著木劍,忽然想到後世的話,情不自禁說了出來。
“…………”
劉秀很滿意,他總覺得劉瀚太成熟了,想不到還有中二的時候。
“哈哈,吾兒劍道魁首,天下第一!”
看著劉瀚如此優秀,他也不得不答應他去打仗了。
在臨行前,他特地找來了劉瀚,拉著他的手說。
“你對兵法有自己獨特的見解,父皇也沒有什麼能教你,唯有告誡你,你不要在意一時的輸贏,你要知道你的目標是什麼。
然後一點點向目標靠近,迷惑敵人,不要讓他知道你的目標是什麼……”
劉秀拉著他,斷斷續續,說了半天,千叮嚀萬囑咐。
直到天黑了,才放開劉瀚的手,讓他回去。
“太子!”看看劉瀚轉身告退,他叫住了他。
“父皇還有什麼要告誡的?”劉瀚沒有不耐煩,兒行千裡母擔憂,父親也是一樣的。
“千萬要保住性命,失敗了沒有什麼可怕,重新來過就行了,命隻有一條,就算你把整個冀州都丟了,所有兵馬都全軍覆沒,隻要你在就好,大不了父皇帶著你重新打天下!”
劉瀚笑了,“是,大不了重新打天下!”
“哈哈哈!”兩人相視一笑,隨即哈哈大笑。
建武20年6月7日,太子劉強帶著五萬軍隊,在洛陽誓師出征,討伐冀州的叛亂。
這5萬軍隊包括了羽林、幽州突騎,還有北軍中的精銳八校尉,即中壘校尉、屯騎校尉、步兵校尉、越騎校尉、長水校尉、胡騎校尉、射聲校尉、虎賁校尉。
甚至還包括了南軍一些精銳,要知道南軍是守衛宮廷的,劉秀為此不惜抽調一些宮廷的精銳,算是把家底都給劉瀚了。
東漢雖然很大程度上是繼承西漢的,但軍隊的數量遠遠沒有西漢多。
除了西漢初期擁有五六十萬軍隊之外,從西漢中期開始,截至西漢滅亡,西漢軍隊的總數在60萬到80萬之間。
各個皇帝在位時期,可能會出現差異,但差異並不是太大。
西漢軍隊分為了3個部分,分彆是:邊防軍、郡守軍和朝廷直轄軍,東漢也一樣。
漢武帝在位時期,屢屢出現動輒出動10萬以上軍隊的記載。
例如“漢伏兵三十餘萬於馬邑、令粵人及江淮以南樓船十萬師往討之、漢遣將軍李息、郎中令許自為將兵十萬人平之……漢使貳師將軍六萬騎、步兵七萬……”
曆經王莽篡漢和諸侯混戰以後,漢光武帝劉秀重新建立了漢朝,建都洛陽,是為東漢。
東漢一點也不比西漢弱小,在控製疆域方麵,基本上與西漢相當。但是,東漢在軍隊總量方麵,連西漢的一半都不到。
東漢鼎盛時期的人口和耕地,非常接近西漢。因此,擁有供養幾十萬大軍的能力。
西漢平帝元始二年,西漢在籍人口為5959萬人。
東漢永壽三年157年),東漢在籍人口為5647萬人。
東漢與西漢的情況類似,軍隊也分為朝廷直轄軍、邊防軍和郡守軍。
其中,郡守軍仍然數量最多,總數接近20萬。
可邊防軍的數量明顯下降,東漢的邊防軍隻有幾萬人。
唯有東漢的直轄軍,更加可憐,從西漢時期的10萬以上,慢慢減少,一度銳減到了1萬餘人。
東漢末期,王朗曾說“舊時虎賁、羽林、五營兵及衛士,並合雖且萬人”。
由此可見,東漢的常備軍隻有20多萬人。即便是鼎盛時期,也隻有29萬左右,連西漢的一半都不到。
其實,東漢大規模減少軍隊數量,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外部威脅的明顯削弱。
雖然,東漢王朝也需要麵臨各方麵的外部威脅。但與西漢王朝相比,根本不是一個數量級。
西漢時期需要麵對周邊一係列對手,堪稱是強敵環繞,尤其是匈奴,因此,需要大量的常備軍。
東漢時期,周邊的各個威脅已經明顯弱小,曾經不可一世的匈奴,已經分為了幾個部分,無法與漢朝進行大兵團決戰。
換而言之,東漢王朝從自身國防考慮,已經不再需要大量的常備軍。
這一次直屬軍隊,劉秀拿出五萬,那是幾乎全部出動了,連洛陽的防備都很空虛了,他不得不召回部分邊軍和周圍幾個郡的郡守軍。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