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劉宏接受了呂強的建議,四周的宦官,比如張讓、趙忠、夏惲、郭勝、孫璋、畢嵐、栗嵩、段珪、高望、張恭、韓悝、宋典這些人看向呂強,眼神有憤怒。
他們不想赦免黨人,但沒有辦法,更可怕的是呂強建議劉宏將左右貪贓枉法的官員處死,並考察各地刺史、郡守的能力。
divcass=”ntentadv”這就可怕了,左右貪贓枉法的不就是他們嗎?
還有各地刺史、郡守,好些都是和他們沾親帶故的,有的是他們的乾兒子呢。
當然,劉宏也不是全都聽,三月,壬子初七),劉宏下令大赦天下黨人,已經被流放到邊疆地區的黨人及其家屬都可以重返故鄉。
與此同時,征調全國各地的精兵,派遣北中郎將盧植征討張角,左中郎將皇甫嵩、右中郎將朱俊征討在潁川地區活動的黃巾軍。
大軍沒有出發多久,劉宏就把十常侍召集起來。
他斥責諸位常侍說:“你們常說黨人圖謀不軌,將他們全都禁錮起來,有人甚至遭到誅殺。
現在黨人倒是在為國家出力,你們中有人,比如至封、徐奉反與張角勾結,該不該處斬?”
他是真的憤怒了,幸虧提前發現了張角的陰謀,京城沒有亂,一旦京城都爆發起義,那弄不好,自己已經被推翻了。
這一下,宦官們人都嚇傻了,他們臉色發白,無論權力多大,都是漢靈帝給的呀,漢靈帝真要殺他們,就一句話。
他們都叩頭說:“這些都是至封、徐奉乾的,我們絲毫不知情呀,我們對陛下一片忠心,求陛下明鑒呀。”
“咚咚咚!”
他們不停的磕頭,有的人甚至把頭都磕出血了。
“罷了,起身吧,朕相信你們。”劉宏心軟了。
“謝陛下,我們若是有一旦不忠,萬箭穿心,不得好死!”他們發著毒誓。
漢靈帝對這些宦官是真的寵幸,他麵前的中常侍趙忠、張讓、夏惲、郭勝、段、宋典等都被封為侯爵,身份貴寵。
靈帝更是常說:“張常侍是我父親,趙常侍是我母親。”
以前,這些宦官無所忌憚,甚至大興土木,仿照皇宮的式樣修建宅第。
一次,漢靈帝曾想登上永安宮的望台,觀看皇宮周圍的景致。宦官們生怕靈帝看到自己的宅第,便讓中大人尚但勸阻靈帝說:“天子不應當登高,登高則會使人民流散。”
靈帝從此不再敢登較高的樓台亭榭。
但黃巾一起義,加上漢靈帝的訓斥,他們都收斂退避,立刻各自將他們在外擔任州、郡官員的親屬及子弟召回。
這天,幾個宦官聚集在一起,他們雖然有所收斂,但睚眥必報。
“你們的弟子和乾兒子都召回來了吧?”
“叫回來了。”
“這呂強和我們不是一路人呀,說不定那天又攛掇陛下殺我們。”
“這就茅坑裡的石頭,又臭又硬,你說他和那些士族混在一起乾什麼?”
“他還想著青史留名?他一個宦官,不跟我們一樣,什麼青史留名都是虛假的,他能留下什麼?他死後連個上香祭拜的都沒有,我們還有乾兒子呢,像是曹騰現在好是曹操的爺爺,享受香火呢。”
“對,還有錢是實實在在的。”
“趙大人說得是呀。”夏惲拿出金燦燦的金子,反複掂量起來,一臉的癡迷。
“看來,如今隻能想辦法除掉他了。”
“嗯。”
於是,趙忠、夏惲等人一合計,一同向靈帝誣告呂強,說:“呂強與黨人一起議論朝廷,經常閱讀《霍光傳》,他的兄弟全都在官位上貪臟枉法。”
靈帝聽後,有些憤怒,他一直以為呂強是忠臣。
“看來朕看錯他的,來人給朕好好的查查,帶他來見朕。”
“諾!”
漢靈帝令中黃門帶著兵器召呂強入宮。
呂強得知靈帝召他的用意後,有些憤恨地說:“我死之後,必有大亂。大丈夫要為報國儘忠,怎能去麵對獄吏呢!”
“啊!”
隨即,他拔劍自殺了,鮮血直流,噴灑在抓他的人身上,那些人感覺似乎有什麼流入心裡,但隻是一閃而逝。
趙忠、夏惲等人得知消息,再次誣陷說:“呂強被召,還不知道要問他什麼事,就在外自殺了,這說明他確實有罪。”
好家夥,反正嘴長在你自己身上,人家已經死了,你們想怎麼說就怎麼說唄。
“這個逆賊,看來果然心口不一,還裝作忠臣,實在可惡,”
漢靈帝大怒,下令逮捕呂強的親屬,將財產沒收。
這一下,十常侍自然心裡開心極了。
大漢忠臣還是有的,侍中、河內人向栩向靈帝上書,抨擊宦官。
張讓等人得知後,異常憤怒,“才除去一個呂強,又來一個向栩,這些人當真不怕死嗎?”
“怕什麼,他既然想死,咱們就送他。”趙忠冷冷一笑。
他們照貓畫虎,誣告向栩與張角同心,要做張角的內應。
漢靈帝自然相信他們,於是向栩被捕,送交黃門北寺監獄處死。
這還不算完,郎中、中山人張鈞也不怕死,上書說:“臣認為張角所以能夠興兵作亂,百姓所以樂於歸附張角,原因都在於十常侍多放任自己的父兄、子弟、親戚及其投靠者充任州郡長官,搜刮財富,掠奪百姓。
百姓有冤無處申訴,這才打算與朝廷對抗,聚集起來成為盜賊。應該斬殺十常侍,將他們的頭懸掛在京城南郊,向百姓謝罪,並派使者向全國宣布此事。
這樣,可以不出動軍隊鎮壓,龐大的寇盜集團就會自行解散。”
漢靈帝將張鈞的奏章交諸常侍看,這些人全都嚇得立刻摘下帽子,除去鞋襪,下跪叩頭。
“咚咚咚!”
“求陛下饒命。”
“我們對陛下一片忠心呀,天地可鑒!”
“求陛下允許我們到洛陽專門審理皇帝親自交辦案件的詔獄去投案自首,我們願意將家產獻出,用以補助軍費。”
“你們都起來,朕知道你們的忠心。”
靈帝下詔,令諸常侍全都穿戴起表示官位的衣帽鞋襪,繼續擔任原職。
他對張鈞上奏一事發怒說:“這真是個狂人!難道十常侍中本不該有一個好人?”
禦史順承靈帝的心意,又在十常侍的攛掇下誣奏張鈞信奉黃巾道,漢靈帝大怒,命人將張鈞逮捕入獄,拷打致死
……
種種做法,大漢亡之不遠了!
《後漢書呂強傳》:
呂強字漢盛,河南成皋人也。少以宦者為小黃門,再遷中常侍。為人清忠奉公。靈帝時,例封宦者,以強為都鄉侯。強辭讓懇惻,固不敢當,帝乃聽之。因上疏陳事曰:
“臣聞諸侯上象四七,下裂王土,高祖重約非功臣不侯,所以重天爵明勸戒也。伏聞中常侍曹節、王甫、張讓等,及侍中許相,並為列侯。節等宦官祐薄,品卑人賤,讒諂媚主,佞邪徼寵,放毒人物,疾妒忠良,有趙高之禍,未被轘裂之誅,掩朝廷之明,成私樹之黨。而陛下不悟,妄授茅土,開國承家,小人是用。又並及家人,重金兼紫,相繼為蕃輔。受國重恩,不念爾祖,述修厥德,而交結邪黨,下比群佞。陛下或其瑣才,特蒙恩澤。又授位乖越,賢才不升,素餐私幸,必加榮擢。陰陽乖剌,稼穡荒蔬,人用不康,罔不由茲。臣誠知封事已行,言之無逮,所以冒死乾觸陳愚忠者,實願陛下損改既謬,從此一止……”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