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轉瞬二百七十多年
“哈哈,天助大漢!”
得知張角死了,盧植非常開心,立刻下令全軍進攻,晝夜不停。
一時間,廣宗岌岌可危,按照這形勢,要不了多久怕是就會被攻破了。
可這時候,有人來幫助他們了。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
洛陽皇宮,漢靈帝劉宏看向張讓嗎,“這次去冀州視察,你準備派誰去呀?”
“小黃門左豐機敏又忠心,他願意往,為陛下分憂。”
其實是這個小宦官給張讓的錢最多。
本來,從舒服的京城來到烽火連天的前線是很辛苦的,可大小太監們卻搶著來辦在外人看來的苦差事,甚至還要給張讓這樣的大宦官塞錢。
難不成這些宦官一夜之間就痛改前非重新做人了,主動要求到艱苦的第一線報效國家?
當然不是,這些人向來不乾賠本的買賣,之所以爭搶出差的機會是因為這份差有好處拿。
“行,那便派他去吧。”
“諾!”
張讓這樣的大宦官自然是不差這點錢的,他斂財的手段可不少,去前線是有一定危險的,人家不會為了這點小錢賣命的。
再說了,大魚吃小魚,從這些小宦官的手中拿錢他不香嗎?
東漢的太監,不管大小,都是很吃香的,尤其是遇到像漢靈帝這樣的極品糊塗蟲,皇帝撐腰,太監囂張無線。
每次下地方回來都是滿載而歸,人家是代表皇上來的,地方大小官員每次遇到派下來的太監,都是前呼後擁、鞍前馬後地伺候。
甚至在他們臨走前,還送紅包土特產,就盼這些太監大爺回去後在皇帝麵前美言幾句,至少不要說壞話。
俗話說得好,“閻王好見,小鬼難纏!”
不伺候好他們,冷不丁的就在皇帝麵前給你說壞話,一兩句可能沒事,但你時不時的說,還鼓動其他宦官一起說,說的人多了,皇帝自然就信了。
這回左豐自然也是抱著發財的美好願望來的,但這次他卻失望了。
盧植這人呀,就是個兩袖清風的清官,哪有錢送禮?
而且照盧植的性格,就是老子有錢也不給,送禮,不可能的!
“將軍,這左豐等了幾天,還沒有回去,是想咱們給他送禮,要不還是給他送點吧?”
盧植的副手宗員勸說起來。
“豈有此理,都是為朝廷辦事,難道朝廷沒有給他俸祿?他還如此貪心?再說了,我軍糧草都不是很充足,哪裡有什麼錢給他送禮,有那錢,獎賞將士不好嗎?”
“將軍,大家都送,若是您不送,必然被他記恨,到時候在皇上麵前說您的壞話,就糟糕了,多少送點吧。”
“老夫行得正,坐得直,豈會和他們同流合汙,不送,伱們也不許送。”
盧植不止自己不送,還禁止手下送。
這邊,左豐苦等了幾天,也沒見盧植有什麼動靜,眼看這位不上道,不懂規矩,左豐非常憤怒。
他為了來視察,可是給張讓送錢的,這盧植要是不給他送錢,他就虧大了。
無奈,他直接找到了盧植,“下官來視察,是奉皇命的,也算是勞苦功高了,盧將軍不得表示一下?”
“公公不要見怪,如今正是攻打黃巾的關鍵時刻,軍中錢糧不多,哪裡也餘錢呀。”
“好好好,盧將軍當真是一片忠心呀,奴才會好好如實稟報陛下的。”
他將如實兩個字咬得非常重,語氣明顯也有威脅的意思了。
“那便多謝公公了。”
左豐氣得臉都青了,心裡罵著,“怎麼著,盧植,你還真是鐵公雞,一毛不拔!行,算你狠,咱們走著瞧!”
他氣呼呼的走。
“公公慢走,老夫不送了。”
左豐快馬加鞭,回到洛陽跟漢靈帝說,“陛下,臣到的時候,廣宗城已經被大軍團團圍住,攻指日可下。
但盧將軍卻並不急,每天隻是指揮士兵圍城挖塹,並不打算速戰速決,臣也催促,但盧將軍不為所動,臣也不知盧將軍作何打算。”
漢靈帝劉宏一聽就火了,“他這是要乾啥?養寇自重嗎?還是想讓朕給他封王侯?”
朕給你幾萬精銳,難道是叫你去挖溝的,你知不知道,幾萬大軍,每天要耗費多少糧餉?
那都是錢,朕的錢呀,這些錢要是拿到後宮,那能辦多少事?能找多少美人?
“來人,傳旨,把這個該死的盧植,去把他給朕抓回來,讓董卓去替他,沒有他盧植,朕還沒有人打仗了?”
很多人對董卓的影響都停留在《三國演義》中肥頭大耳的形象,除了殘暴還是殘暴。
其實不然,在這個英雄輩出的時代,董卓能成為開啟亂世的一大諸侯,甚至廢立皇帝,他的能力是相當強的。
如今,朝廷第一名將,當屬皇甫嵩,其次還有朱儁、盧植。黃巾起義之後,這三位被任命為中郎將平定叛亂,其中皇甫嵩戰績最輝煌,朱儁次之。
盧植受讒被免後,劉宏想到的接替盧植的就是董卓,由此可見,董卓的軍事也是非常厲害的。
董卓父親董君雅在擔任豫州潁川郡輪氏縣尉時,生下了董卓和董旻,所以分彆給他們取表字:仲穎、叔穎。
所以,董卓的起步不算高,相當於後世小縣城一個小局長的兒子。
董卓隨著父親的離職而返回家鄉,年輕時的他喜愛行俠仗義,曾經到羌人部落遊玩,與很多羌人首領結交。
後來,董卓回鄉耕種,一些羌人首領來看望他,董卓和他們一起回家,把自己耕牛殺掉款待眾人。
羌人首領們非常感動,他們回去後湊了上千頭各種牲畜贈送給董卓。
董卓成年後,就在隴西郡府擔任官吏,負責地方治安。
當時匈奴人經常騷擾邊境,劫掠百姓,涼州刺史成就征辟董卓為從事,董卓領兵大破匈奴,斬獲千計。
初露鋒芒的董卓,很快被並州刺史段熲將推薦入朝廷公府。
段熲可是威震西羌的涼州三明之一,他如此欣賞董卓,說明董卓是非常有能力的。
西羌擾邊一直是東漢嚴重的邊患,持續時間長達63年,東漢朝廷花費軍費達320億錢,與此同時也培養出了很多名將。
段熲、張奐、皇甫規皇甫嵩的叔叔)被稱為“涼州三明”。
延熹九年166年),董卓成為張奐的軍司馬,永康元年167年)冬,叛亂的羌人進犯三輔,張奐派軍司馬董卓、尹端大破之,斬其首領,俘虜萬餘人。
次年,張奐班師回朝,董卓因功拜郎中,賞賜九千匹縑,董卓全部分給下屬官吏和士兵。
後來,董卓出任並州雁門郡廣武令、益州蜀郡北部都尉、西域戊己校尉,因為某事而被免職。
約在熹平年間,董卓被司徒袁隗征為掾吏,後出任並州刺史、河東郡太守。
如今,涼州三明都已經死去,所以董卓就進入漢靈帝的眼中了。
就武力值而言,董卓也是非常不錯的,《三國誌·董卓傳》所載“卓有才武,膂力少比,雙帶兩鞬,左右馳射。”
其次,範曄在《後漢書·董卓傳》中,對董卓的武力記載為“膂力過人,雙帶兩鞬,左右馳射。”
能夠從一個大頭兵,一步步慢慢做到一州刺史,能力不強是不可能的。
盧植不送禮的後果自然顯示出來了,他坐著囚車被押回洛陽。
盧植走了,董卓來了,戰爭還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