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千古艱難唯一死_大漢永存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大漢永存 > 第17章 千古艱難唯一死

第17章 千古艱難唯一死(1 / 2)

第17章千古艱難唯一死

淮南國壽春,這裡是淮南王劉安的封地。

劉安是極其有能力的,他的父親劉長是漢高祖的庶子,封為淮南王,劉安作為長子,承襲父爵,故亦稱淮南王。

這麼算起來,他是劉徹的叔叔了,這個人也是非常有能力的,要不是漢武帝太強大,換成朱允炆這樣的人當皇帝,估計他可能是第一個造反成功的藩王,也可能是最後一個。

大明的朱棣,永樂大帝,是曆史上唯一的一個成功造反的藩王。

他的造反成功簡直是不可複製的,朱允文的一係列瞎操作,加上前期朱元璋對於九大藩王戍邊,老農民分家似的分封,還有一點,就是朱棣本身的能力非常強。

這三點,但凡少了任何一點他都不可能成。

若是劉安真的能夠以藩王造反當上皇帝,後世皇帝多半會警醒,朱元璋估計也會更警惕,更加限製朱棣的權利,或者改變分封的策略,那朱棣很大可能就不會成功。

大概是曆史上沒有任何藩王造反皇帝成功給了朱元璋信心,加上朱允文在他生前表現的很乖順,他自認為調教的還是很不錯。

所以老朱生前不認為有藩王會造反,除非朱允文對他們下死手他,而他認為朱允文很乖的,也生前答應他了,不會對叔叔下死手。

他或許預料過朱允文會削弱藩王的權利,但沒想到他會這麼莽撞,這麼下死手,往死裡逼,那都是他的骨肉至親呀。

要是他知道,估計能夠氣得從棺材板裡翻出來大罵這個傻逼孫子。

而朱元璋之所以對兒子孫子這麼好,有一定的老農思想,畢竟他就是窮苦農民出身,徹徹底底的農民,甚至連農民都不如,乞丐和尚都當過。

洪武三十一年1398),明太祖朱元璋崩,年七十一。

朱元璋生於亂世中,背負著父母雙亡的痛苦,從赤貧起家,他沒有背景、沒有後台、沒有依靠,他的一切都是自己爭取來的。

他幾乎是赤手空拳、單槍匹馬,憑借著自己的勇氣和決心建立了龐大的大明朝。

他告訴我們,堅強的意誌和決心可以勝一切困難。

他告訴我們,執著的信念和無畏的心靈才是最強大的武器。

朱元璋,此生足矣,足矣……

曆史相似但不完全相同,若是漢武帝換成朱允文那朱棣也隻能死翹翹了。

可倘若朱允文來到漢朝,那劉安估計很有可能上位。

可惜呀,曆史沒有如果,劉安的能力很不錯,有野心,有抱負,也能隱忍,還有智慧。

但他偏偏遇到了千古一帝的漢武帝,就注定了他的悲劇。

史書評價淮南王劉安:“為人好讀書鼓琴,不喜弋獵狗馬馳騁,亦欲以行陰德拊循百姓,流譽天下。”

後世著名的《淮南子》就是由淮南王劉安及其門客所著,其主要內容探究涉及到“天、地、人”這三者,融合了諸子百家思想,被譽為“絕代奇書”。

主要是以“道”家學說為核心思想。其無論是遣詞造句,還是文章筆法,都是古代文籍中的佼佼者,集神話、寓言、曆史典故等於一體,可以稱得上是一部重要的漢代子書著作。

此時,在劉安的府邸中,他掀開一個包袱,裡麵露出各種精美的東西東西,大多是玉,雕刻成老虎,豹子,猴子,龍等形狀,還有其他奇珍異獸。

“這是皇上的玉璽,精工仿造的。”

劉安指著一塊精美的像是龍形狀的玉璽,對著兒子劉遷說著。

說完,他又指向其他的幾塊玉,接著說:“這些是丞相,禦史大夫,將軍,兩千石以上的官員,以及附近郡太守和都尉的信印,還有皇帝的符節。”

好家夥,準備的好齊全呀,此時的劉安已經56歲了,胡須長,微微發白。

他是公元前179年出生的,現在是公元前123年,但人家精神麵貌是極其好,他喜歡道家,擅長養生,還會煉丹,這是真丹藥,不是後世的汞,硫磺,水銀啥的,吃了真能養生的。

估摸著好好保持,再活幾十年,不是問題。

豆腐好像就是這家夥發明,他做豆腐非常好,豆腐營養價值高,還好吃,一直流傳後世呀。

他的嫡長子劉遷詢問起來,“父親打算如何使用這些東西?”

劉安沒有直接回答,反而拋出一個問題,“你知道,豪俠大傑,鄉紳財主們最恐懼的是什麼嗎?”

“恐懼?恐懼什麼?”

劉遷思考三秒,回答道:“喔,無非是舉家搬遷,違背旨意被滅族,就像是上次遷往茂陵。”

元朔二年,也就是公元前127年,漢武帝頒布了著名的《遷茂陵令》。他命令凡是財富在300萬錢以上的巨富豪門,一律遷徙到京城附近的茂陵。

有曆史學家指出,按財富勢力換算,這個標準大約相當於今天的億萬富豪。

漢代財富形式大多是土地、房產,奉旨遷徙的富豪隻得賤賣土地房產。

但是,全國所有富戶都要遷徙,誰來買田呢?

於是,地方政府出麵將千萬畝良田低價收購,而後分給流離失所的無地農民,國家隻收取十分之一的稅收。

這是一個非常厲害的政策,它針對地方豪強兼並土地和伴隨兼並帶來的農民人身依附,導致國家缺乏足夠的農民人口、田地應對國事和皇帝私欲。

更根本的是,他其實針對的是威脅到大一統封建國家的君主專製集權的現象,而積極打壓的一項長久性政治國策。

值得一提的是,劉徹對億萬富豪的財產剝奪並非流血革命,而是極具魅力的軟性遷徙政策,不像今天某些機構的暴力強拆。

漢武帝的做法很聰明,對遷徙茂陵的豪門巨富頗有獎勵———政府支付給每戶遷徙者20萬錢的高額“拆遷補償款”,還獎以政治榮譽,可以脫去商家身份,躋身世家名門。

舉家遷徙失去土地的茂陵子弟,不再囤積財富,而是一擲千金,致使長安城成為世界第一豪華都會;而“茂陵子弟”,也成了“富二代”專用的古代熱詞。

當然,哪怕是這樣,其實他們的財產也縮水了太多太多了。

“對,茂陵已經不是他們最恐懼的了,遷到興建立的朔方城,才更令他們望而生畏。”

一年前,也就是公元前124年,衛青收複河朔之地,擊走白羊、樓煩王,築朔方城。

所謂河朔之地,古代泛指黃河以北的地區,後世《宋史·地理誌》有雲:“河朔幅員二千裡,地平夷無險阻。”

劉安說著,拿起竹簡,繼續道:“冒用丞相,禦史大夫的奏章,宣布皇帝要征發一大批豪族百姓去朔方戍邊,而且限令他們按期出發,如果這一切都準備好了,這就是一把衝天的大火呀,足以讓天下大亂,年年征伐,民心不滿,這個時候,我們就出來為民請命。”

劉安說著,手舞足蹈,滿麵紅光,手向上一舉,如同燃燒的火焰,越來越高,一旁的劉遷也是滿臉的笑容。

“父親英明呀。”

“這還不夠,還不夠,到時候,我們埋伏在京城的刺客們,尋找機會,刺殺衛青,讓漢軍主力群龍無首。”

劉遷差點鼓掌,這老爹要是當皇帝,他就是皇太子呀。

“不愧是父親,您這計劃設計得十分精妙周密,簡直無懈可擊呀,能夠讓皇上手忙腳亂的,可是對於朝廷的大臣,我們該怎麼辦?”

劉安瞥了他一眼,說道:“朝廷中的大臣,隻有汲黯等少數恪守為臣的人難以收買,其他像是公孫宏之流,都是阿諛逢迎之輩,到時候,我們大軍一到,軍心民心都在我們這裡,他們還不是牆頭草?”

“父親智謀長遠,比得上留侯了。”

兩人相視一笑。

劉遷口中的留侯,自然是漢初三傑之一的張良了,被後世尊稱謀聖。

漢高祖劉邦都這樣說:“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裡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餽饟,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這兩個家夥,當真是王婆賣瓜,自賣自誇,但不可否認的是劉安的能力確實不錯,他這個計劃也很好。

然而,他們還沒有笑多久,就有下屬慌慌張張的跑過來了。

“大王,大王!”

劉安鎮靜的詢問起來,“什麼事情,這麼慌張?”

下屬看向劉遷,開口道:“與太子有關。”

“太”者,大也。在華夏漢朝時期之前,諸侯王的正式繼承人亦稱“太子”。

在漢朝初期,親王法定繼承人的正式封號為某某王太子,後來為了與皇太子相區彆,改為世子,後代延習不改,外姓王或藩屬國王之子,亦同。

“怎麼了?”

“廷尉張湯到了,已經到了相國府衙門口了。”

劉遷大驚失色,“他們要抓我?”

“正在商議呢!”

劉安連忙問道:“還是為阻撓雷被從軍的事情?”

“原先是為這件事情,可剛剛又聽說大王的外侄劉建,與太子賭氣,他從賓客哪裡聽說,太子曾陰謀扣留皇上專使霍去病的事情,因此到張湯哪裡出頭,首告太子,兩案並作一個案子,因此,廷尉要逮捕太子。”

不得不說,作為劉安的手下,這個下屬是合格了,立刻把話講清楚了。

劉遷有些生氣,剛想大罵,“你!他!”

他被劉安拉住胳膊,質問起來,“你什麼時候跟劉建結下了仇怨呢?”

劉遷氣憤的說道:“劉建一向對父王未推恩賜予封地,耿耿於懷,上個月,他為此出口惡言侮辱我,我一怒之下讓人割下了他的一隻耳朵,因此便結下了仇恨。”

劉安有些怒其不爭,“伱呀,都什麼時候了,這麼大的事情,一點也不給我說。”


最新小说: 紅樓:穿越成為金陵首富 身份被偷後,住在短命反派手機裡 加點武聖:我砍人從來不用第二刀 怎麼都在覬覦萬人嫌反派?! 合歡宗娛樂傳媒有限公司 亂世逃荒路 成為反派的女兒後 雁來月 禦前姝色 夜風驚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