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麵,人們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就在耒耜的木柄上橫著綁上一根木棍,這樣就可以一個人在後麵掌握耒耜。
divcass=”ntentadv”另外一個人在前麵牽拉著向前行走,耒耜就有了行進開挖連續翻土的功能,這就是耕犁的雛形。
那個橫綁著的木棍子,就是直轅。
當青銅和鐵器相繼發明以後,前端的木頭、骨頭、石頭等換成了青銅或鐵製的,開挖的效率大大提高。
這便是最開始直轅犁,在秦漢時期都是一直被運用的,直到唐朝出現的曲轅犁替代了它。
曲轅犁和以前的直轅犁相對比,有幾處重大改進。
首先是將直轅、長轅改為曲轅、短轅,並在轅頭安裝可以自由轉動的犁盤,
這樣不僅使犁架變小變輕,而且便於調頭和轉彎,操作靈活,節省人力和畜力……
可以這麼說,曲轅犁的出現直接將生產力提高了一倍,原來一天能耕一畝地,現在能耕兩畝地。
當一個人有足夠的錢財和權利,他想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就會非常簡單,似乎全世界都在為他讓路。
而且這根本不算什麼難事,就是一個非常細小的改動。
於是,半天時間沒到,找來的鐵匠和木匠就按照劉劉瀚的想法把世界上第一架曲轅犁製造好了。
看著眾人疑惑的眼神,就劉瀚一個人哈哈的大笑。
有時候看似一個非常不起眼的改變,卻能改變整個曆史的進程,或者人類的文明。
“跟我來,這個東西的價值,比那500兩黃金還重要。”
劉瀚帶上新建造的曲轅犁,還有不解的眾人,來到了城外的一片空地,這一片地還沒有翻耕。
“架上!”
劉瀚叫兩個農民把牛給架上,準備犁地了。
王二狗幾個農民張了張嘴,幾次三番想開口,還是沒有開,他們完全不敢得罪劉瀚。
“主公想耕地?怎麼喜歡上了耕地?”
一旁的熊大和熊二撓撓頭,他們怎麼沒發現劉瀚還有這個癖好,是這幾天肉吃多了,想消消食嗎?
旁邊的幾個農民,隻當劉瀚在玩。
“二狗老弟,這貴人,是不是都這麼稀奇,想種地?”
48歲的農民張阿四開口。
“阿四哥,小聲點說話,貴人讓我們乾什麼就乾什麼,他喜歡種地,咱們就陪著他。”
“可這好好的地,這可是上好的地啊。”
劉老根啥都不心疼,就心疼地,他就怕劉瀚一些鬼操作,最終啥都沒種出來,或者都種死了,反而把這個地白白給浪費。
“公子?你最近喜歡上種地了?這有啥好的?”
小桃紅也是疑惑,她長這麼大,和公子呆了好些年,就沒看見他種過地,連那個犁都沒摸過。
而且麵前這犁是犁嗎?她雖然也沒種過地,但小時候見的還是挺多的,這就根本就不是犁呀。
可讓他們都吃驚的是,他雖然最開始操作有些陌生,但後麵越來越熟悉。
就這犁不像犁的東西,居然真的把地給犁,而且看起來好像挺好用的。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來你們按照我的方法來試試,然後慢慢掌握,和以前的犁對比。”
劉瀚對著那幾個農民吩咐起來,然後又轉頭看像木匠和鐵匠,
“伱們也在一旁觀察,感覺有什麼不對的地方,或者哪兒有地方還可以改進的,就繼續加強!”
而這個時候長安城中有些好奇的人慢慢跟了過來,沒辦法,劉瀚早上才拿著500兩黃金招搖過市。
然後下午就帶著工匠和農民,下屬還有門客,以及幾頭牛,還有一個稀奇古怪的東西來犁地,這操作,讓他們真的是很好奇。
甚至一度讓他們懷疑,難道地裡有黃金?不然已經是將軍的劉瀚,代王的弟弟,跑到地裡犁地?
唐以前笨重的長直轅犁,回轉困難,耕地費力。江南地區勞動人民在長期生產實踐中,改進前人的發明,創造出了曲轅犁。
據唐朝末年著名文學家陸龜蒙《耒耜經》記載,曲轅犁由十一個部件組成。即犁鏵、犁壁、犁底、壓镵、策額、犁箭、犁轅、犁梢、犁評、犁建和犁盤,
漢代耕犁已基本定形,但漢代的犁是長直轅犁,耕地時回頭轉彎不夠靈活,起土費力,效率不很高;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中提到長曲轅犁和“蔚犁”,但因記載不詳,隻能推測為短轅犁;其優點是操作時犁身可以擺動,富有機動性,便於深耕,且輕巧柔便,利於回旋,適宜了江南地區水田麵積小的特點,因此短曲轅犁最早出現於江東地區。
其次是增加了犁評和犁建,如推進犁評,可使犁箭向下,犁鏵入土則深。若提起犁評,使犁箭向上,犁鏵入土則淺。將曲轅犁的犁評、犁箭和犁建三者有機地結合使用,便可適應深耕或淺耕的不同要求,並能使調節耕地深淺規範化,便於精耕細作。犁壁不僅能碎土,而且可將翻耕的土推到一側,減少耕犁前進的阻力。曲轅犁結構完備,輕便省力,是當時先進的耕犁。曆經宋、元、明、清各代,耕犁的結構沒有明顯的變化。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