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河西之戰七斬將奪旗)
涼馬校尉仆多,鷹擊司馬趙破奴和匈奴兩王的戰鬥結束了,可另一場戰鬥正要進行,這將是一場徹底決定漢軍命運的一場戰鬥。
失敗了,可能全軍覆沒,因為這裡是匈奴的腹地,四周的部落多如牛毛,他們就像是餓狼,凶狠無比,一旦發現獵物疲憊,軟弱,便會毫不猶豫撲上來咬一口,把他撕得粉碎。
霍去病和劉瀚這邊,合黎山下,在漢軍的視野裡,渾邪的主力大軍終於出現了,兩萬騎兵列陣,軍旗飄揚,渾邪王的旗幟是最大,最好看的。
上麵繡著白色的狼,沒有字,但誰都知道那就是渾邪王的大纛,旗杆尖端帶有裝飾物,是黃金做的貝殼,在風的吹拂下,相互碰撞,發出啪嗒啪嗒的聲音。
這個時期的匈奴是沒有文字的,他們甚至用的是漢人的文字,當然,他們有自己的語言。
與之對比,霍去病的軍旗正麵大大的寫了一個霍字,它是標準的漢朝軍旗樣式,長方形,旗幟的底色主要采用紅色,這是漢朝軍隊常用的顏色之一,代表戰爭和勇氣。
在旗幟的後方,有一種象征性的圖案或標誌,它是一頭猛虎。此外,旗幟的周圍還有一些裝飾,如金色的邊緣或繡線,以增加旗幟的莊重感和獨特性。
這是軍旗中最重要的,也叫大纛。
古代行軍打仗,軍旗充當著指揮作戰和識彆身份等的作用,分為帥旗、令旗、識彆旗等種類。將帥出戰,身後或身旁就會樹起帥旗,這便是大纛,這是全軍士氣的彙聚點,對戰役勝負至關重要。
若是皇帝親征,那這大纛上秀的便是五爪金龍,它會無比寬大,壯麗美麗。
說白了就是,大纛立,則軍心彙聚,穩如泰山,大纛倒,則軍心渙散,不堪一擊。
劉瀚和霍去病就騎馬站在大纛下麵,熊大,熊二,還有光頭強,劉瀚的三大門客,死死的守著大纛,不僅如此,還有30名專門保護大纛的護衛隊。
人可以死,大纛絕對不能倒!
“怕嗎?”
霍去病看著遠處的匈奴大軍,他問向劉瀚。
對麵,自渾邪部以下,稽沮、介和、因淳、樓剸、符離、呼於屠、單桓、酋塗、小月氏等,叫得出名號的部落幾乎全都來了,近兩萬騎,軍容鼎盛。
“嗚嗚嗚!”
渾邪王在各部首領翹首以盼的目光中中,舉起了馬鞭,牛角號聲立即響徹原野。
“殺!”
敵人率先衝鋒,敵軍的馬蹄聲先是隱約可聞,漸漸的越來越密集,震耳欲聾,地麵也劇烈的震動起來,如同山洪爆發,如同地震,更像是死神帶著死亡的氣息撲麵而來,讓人心神俱裂。
劉瀚雙手一攤,無所謂的說道:“怕有啥用,還不得打,人死鳥朝天,不死萬萬年,殺!”
“哈哈,衝!”
霍去病一拍馬,漢軍也全軍衝鋒了,一戰便是決戰,如同旋風般衝出的騎兵,轉眼便鋪天蓋地。
漢軍扔掉一切多餘的輜重,一遍衝一邊從羊皮包裹中取出嶄新的箭矢。
匈奴那便鬥誌昂揚,各部落重新燃起鬥誌,似乎此前的不利,在這一瞬間都化作了雲煙,蕩然無存。
渾邪王騎兵開始推進,大戰一觸即發,射程之內,渾邪人開始上箭,漢軍強弩射出的箭矢卻漫天而來,立刻有上匈奴百騎兵摔倒在地,而且漢軍的箭矢似乎無窮無儘,絕非每人隻有幾支鈍箭。
“怎麼可能?不是說漢軍沒有箭了嗎?”
渾邪王臉色大變,有怒氣在往天靈蓋上衝,
“可惡,漢軍太狡猾了。”
他知道自己上當了,這個時候,說什麼也不能撤,一撤隻會全軍崩潰。
況且,兩萬大軍不是說撤退就能撤退的。
“殺!”
此刻渾邪人也顧不得那麼多,隻能孤擲一注,狠下一條心往前衝。
兩軍接觸那一刹那,數十名漢軍騎兵在對方強悍的衝擊下跌落馬背,這和此前一邊倒的戰鬥截然不同。
渾邪軍在撤退的過程中,趕製了一種獸皮繩索,綁在狼牙棒細的那頭,揮動過來不僅攻擊距離比漢軍的長兵器還遠,而且力度大,砸在鎧甲上發出沉悶的“鏗鏘”聲,那是肋骨折斷的聲音。
望著己方騎兵被轟下戰馬或擊飛,耳邊傳來無數淒慘的叫聲,霍去病以裂石穿雲之聲下令:“變陣!”
然後漢軍代表指揮的軍旗揮動起來,看明白的漢軍立刻改變陣行,放渾邪騎兵入陣,改為八騎為一組,互相保護,這也大大緩解前排騎兵的壓力,躲過敵人最強的一波攻擊。
渾邪軍卻是不管不顧,直接殺入漢軍陣內,三五成群,不管三七二十一,朝著漢軍揮舞刀劍,漢軍毫不示弱,長槍迎敵而上,雙方絞殺在了一起。
“殺啊!”
“啊!”
四周戰馬紛紛倒下。不斷有士兵從馬上墜落,再也站不起來了,場麵慘烈無比,不死不休……
陽光,混合著鮮血,從清晨到中午。
約莫過了兩個時辰,兩萬渾邪騎兵,折損三千餘,戰馬損失過小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