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生征戰匈奴,大小七十餘戰,可到死也沒有被封侯。
所以唐朝的王勃在詩裡寫道,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在搬師回朝的途中,劉瀚也得到了這個消息,他也有些吃驚。
“曆史就這麼難以改變嗎?”他內心感慨,自己明明提醒過衛青的,可有些事情不能明著說,總不能說李廣要迷路,會自殺吧?
這要是傳到漢武帝口中,你能未卜先知,那可不得了,說不定被全禁一輩子。
人類麵對未知,第一是好奇,然後是恐懼,最後是想方設法的掌握,如果掌握不了就毀滅掉,這便是人性。
“可能這就是命吧!”
他忽然感到一陣恐懼,李廣的都命如此,那霍去病的呢?
他側臉,看著在馬背上意氣風發的霍去病,他怕失去這個大腿,更怕失去這個兄弟,他們有十幾年的情誼呀。
定襄北之戰,他們初生牛犢不怕虎,是何等意氣風發!
河西之戰,他們穿越大漠,千裡迂回,橫掃匈奴,六日破五國,胡塵千裡驚,是何等的無敵!
漠北之戰,穿越茫茫戈壁,行軍兩千多裡,大破匈奴主力,封狼居胥,禪於姑衍,登臨翰海,成就武將至高榮耀,是何等光榮!
他們一起經曆這多磨難和戰爭,可以義無反顧的把後背交給對方,劉瀚怎麼舍得他死,怎麼會願意他死?
或許注意到劉瀚的眼神,霍去病問道:“怎麼了?劉弟,還在為李將軍的事情傷心?馬革裹屍是我軍人的宿命。”
“他為什麼自殺?不是可以花錢買命嗎?迷路失期的人不少,公孫敖是,張騫是,他們都活得好好的,為什麼他不能?大漠迷路是正常的,不是嗎?”
麵對劉瀚的疑惑,霍去病沉默了片刻,說道:“他失去了希望,人最怕失去希望。”
劉瀚忽然懂了,為什麼元狩三年的漠北決戰,李廣不再拿錢買命了,而選擇了自殺。
因為李廣非常看重他一生中最後這一次漠北決戰,因為這一仗打的時候,李廣已經六十歲了。
李廣知道自己從軍作戰的機會不多了,他非常看重這一次戰爭。
而這次戰鬥,是漢武帝不派他,他主動請纓,在大殿中哭泣,訴說委屈,就差學小孩子,在地上摸爬打滾才要過來了一個前將軍。
所以他把他人生的一個目標,一個願望,也就是封侯的期盼都壓在了這一次對匈作戰之上。
而剛好這一次得到的情報,又是正麵知道了匈奴單於的具體位置。
所有,李廣把這個戰鬥看得非常重,他覺得這是自己實現人生目標的唯一的機會,也是最後的機會。
但是,衛青把他調走。
衛青作為大將軍,衛青的地位,衛青的威望,衛青的身份,衛青的戰功,衛青的年齡……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李廣無法相比,他如果不選擇自殺,而是拿錢買的命,將來再跟隨大將軍出征,還會有機會嗎?
至於霍去病會選擇他嗎?他選的都是年輕的熟悉的將領,而且他一個戎馬半生,60歲的人,跟隨在一個二十幾歲毛頭小子的手下,他拉得下臉嗎?
所有,在李廣看來,如果衛青這一次能夠因為自己的私怨,調開他安排自己的親信,今後還會這樣做。
這李廣自己已經感到,我就是拿錢買命也沒有價值了,正因為他覺得自己已經沒有價值,沒有希望了,所有徹底絕望,選擇了自殺。
對於李廣的死,大軍中多數人是傷心的,但最傷心的要屬於李敢。
“將軍,我想早些回長安,為父親治喪。”
眼眶通紅的李敢打馬過來了,他再也沒有出征時候的意氣風發了。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隻剩下歸途,從今以後,他要獨自一個人麵對死亡了,他沒有父親了。
淚水不自覺的在眼眶中打轉,要流未流,他苦苦的忍著。
“去吧!”
“駕!”
劉瀚望著他遠去的背影,忽然有一些傷感,同時他又看了看霍去病。
若是霍去病這一輩子有什麼做得不好的,那便是當眾射殺了李敢,他也隻是想為父親鳴不平啊,所以才會一怒之下打傷了衛青。
既然李廣之死無法阻止,那他一定要阻止霍去病當中射殺李敢,他不會讓這位無敵的將軍和兄弟留下一絲一毫的汙點。
“加快腳步,儘快趕往長安!”
“諾!”
劉瀚和霍去病下命令了,他們歸心似箭,而劉瀚不知道的是長安將會有另一個穿越者等著他,時時刻刻期盼著他。
本來想一次性更新四五章的,但是昨天加班加到很晚,很無語啊,偏偏要上架,他讓我加班,我都熬夜寫到2點才寫完一章的,今天又一直在忙,等什麼時候能力夠了,我就辭工作全職寫作了,若不是為了生活的工作,誰想乾?但是估計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我努力吧,晚上多寫幾章,真的很抱歉,上架的時候這麼拉垮,你們看我還有機會嗎?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