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cass=”ntentadv”旅遊還在繼續,他轉道南下,先去中山國,然後轉道到了渤海,又去爬了一下泰山,
隨即,一路向著西南,先後經過後世的河南,湖北,湖南,看了中嶽嵩山,登了南嶽衡山,至於五嶽就剩下北嶽恒山,它在山西,以及西嶽華山,這在陝西,他想著回來再看。
他還想往南走,可惜已經不能了,這個時期,南方還有兩個政權,一個是南越,一個就是閩越。
在上古時期,或是秦時期,我國就存在著眾多部落。
在東方和南方,即今天的浙江、福建、江西、廣東、廣西一帶,很早就生息著一個人數眾多、曆史悠久的民族,這就是史籍上所說的越人。
他們由於種族眾多,各部落差彆較大,故稱之為“百越”。
包括“吳越”蘇南浙北一帶)、“閩越”福建一帶)、“揚越”江西湖南一帶)、“南越”廣東一帶)、“西甌”廣西西部一帶)、“駱越”越南北部和廣西南部一帶),等等。
大秦帝國軍消滅了東方六國後,雄才大略的秦始皇把統一的目光放到了南邊的百越之地,發動了對百越的戰爭,百越之地一般意義上也叫嶺南,就是現在的廣東和廣西,有時候福建也算上去。
這一場大戰一共打了三次,當然,前麵也有幾次,但都是鋪墊,先後將稽郡蘇州)和閩越蘇建)納入版圖,打得非常順利。
在秦始皇即位的第二十八年,也就是公元前219年,他派屠睢領兵五十萬,南下進攻百越。
屠睢兵分五路南下,可是由於秦兵都是北方人,而百越在南方,悶熱潮濕,秦兵難以適應南國那種濕熱的氣候,再加上由於道路難行,糧餉供給不足……
反正種種缺點和不利,導致這次出兵並不順利,秦國大軍遭遇到百越頑強抵抗。
百越人善於跋山涉水,多次在夜間偷襲秦軍,一度獲勝。
秦軍受創,停滯三年兵不能進。主帥屠睢戰死沙場,戰爭進入對峙階段。
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次戰爭中最大的問題是交通不便,糧草運輸跟不上。
於是,秦始皇在二十九年,公元前218年,他命監禦史祿督率士卒在現今廣西興安縣境內開鑿一條自東向西溝通湘江、漓江的水渠,命名為靈渠。
靈渠打通了南北水上通道,不僅為當時秦統一嶺南提供了可靠的物資保證,而且為南北的經濟、文化、物資交流提供了一個便利條件,極大的促進了南方的發展。
這一修就修建了四年之久,一直修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看時機成熟了,他派任囂、趙佗兩位將軍再次出征。
而這一次,有了充足的物資供應,本就以驍勇善戰而著稱的秦軍官兵更是士氣高漲,幾十萬大軍兵鋒淩厲,勢如破竹,很快擊潰百越軍。
總之,大秦就沒有征服不了的土地,失敗了,積蓄力量,再一次派兵打就是了。
最終,戰爭以秦軍的勝利宣告結束。
秦軍征服嶺南之後,秦始皇很快就在該地區設立了桂林、象郡、南海等三郡,把嶺南正式納入秦王朝的版圖,加上在福建建立的閩中郡,使秦朝郡一級建製達到40多個……
四年之後,公元前210年,秦軍第三次出兵,把疆域擴展至今天的越南北部,百越之戰至此徹底宣布落下帷幕。
從此,大秦朝的版圖,東臨大海,南抵越南,西至荒漠,北及陰山,幾乎當時人跡所及之地,儘在秦始皇掌握之中,真是坐擁天下。
從分崩離析的群雄爭霸,到四海歸附的多民族統一帝國,秦始皇曆經二十多年的大戰,結束了紛亂的戰國殘局。
當真是“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雲,諸侯儘西來!”
那個時候的秦朝,疆域空前遼闊,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沒有之一,簡直可以吊打大半藍星,若是給他一張世界地圖,他恐怕會開始統一全球的戰爭。
所以說,秦始皇縱然有瑕疵,但他的偉大不容置疑!
時間流轉,再偉大的人也敵不過時間的力量,秦始皇去世後,他的大秦帝國開始崩塌。
公元前208年,正值中原戰亂之時,任囂突然病重,與趙佗共商割據嶺南以避戰亂,並委以其代理南海郡郡尉。
公元前207年,趙佗自稱南越武帝,創立“東西萬餘裡”的南越國。
公元前206年,任囂聽說秦朝滅亡,病情加重,於同年病逝,葬於番禺。
不僅如此,隔壁福建的閩越也不甘心。
秦朝末年,閩越王無諸率閩中兵將參加了轟轟烈烈的反秦大起義,與中原人民共同推翻了秦王朝的統治,接著又參加了漢高祖劉邦對楚霸王項羽的戰爭。
公元前202年,劉邦登上皇位,開始大封諸侯,他複立無諸為閩越國王,無諸成為西漢中央王朝首封的邊疆異姓諸侯。
劉邦人格魅力強大,他活著,無諸很乖巧,是大漢附屬國。
可隨著劉邦和無諸的相繼去世,劉邦子孫內訌,發生了七國之亂。
無獨有偶,無諸子孫也是內訌迭起,頻頻挑起戰爭。
大漢在便強大,閩越也同樣,閩越強大起來後,曾北擊東甌,南擊南越,周邊的劉姓諸侯國也以財物珍寶交好閩越國。
在這個時期,閩越國已成為西漢王朝南方的一股強大的割據勢力。
可它麵臨的是漢武帝,即使沒有問舒雨竹,劉瀚也能猜到,要不了幾年,漢武帝必然派兵滅了閩越和南越國。
漢武帝在功績在曆代帝王之中,縱然比不上秦始皇,至少也能排進前五了。
臥側之塌,豈容他人酣睡?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