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cass=”ntentadv”聽見南越丞相呂嘉這麼說,趙建德感覺有了托底達的,是呀,打不過,還能跑嘛,逃跑,不,應該叫戰略轉移,不丟人。
“而且,我已經派人聯係了西邊的邛國、莋國,夜郎國、且蘭國、頭蘭國、滇國,東邊的東越國、越繇國,甚至西北的羌人,唇亡齒寒的道理他們是懂的。”
西南有諸多部落國家,分布在雲南,貴州,還有四川的南部,其中滇國最大,疆域主要在以滇池中心的雲南中部及東部地區,曆史學家慣稱為滇族。
《史記》記載,公元前278年,楚國遣楚將莊礄率領一支隊伍到達滇池地區,征服當地人後,後因歸路被秦國所斷,就留在滇池地區,建立滇國,都城在今昆明市晉寧區晉城鎮。
其次是夜郎國,就是夜郎自大中的夜郎,統治現在的貴州西部和南部,還包括雲南東北、四川南部及廣西西北部的一些地區。
西漢·司馬遷《史記·西南夷列傳》中滇王與漢使者言曰:“漢孰與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以為一州主,不知漢廣大。
後人根據上述文獻提煉出成語“夜郎自大”。
至於其他的,什麼且蘭國、頭蘭國、邛國、莋國,其實就是一些小部落,大漢估計派個幾千人就能橫掃。
而東邊的東越國、越繇國,其實就是當年的閩越國。
當年,也就是公元前135年,當時的閩越王郢攻打南越國,南越向漢廷告急。
漢武帝劉徹派朝中掌管賓客接待事務的大行王恢率兵出豫章,另派掌管錢穀金帛事宜的大農令韓安國率兵出會稽,封兩人為將軍,使南下討伐閩越。
結果,閩越王郢的弟弟餘善害怕漢廷會趁機消滅閩越,於是發動政變,殺死郢而向漢廷謝罪。
好家夥,大漢軍隊還沒有打過來,人家自己就亂了,南越王郢死後,漢廷立無諸之孫繇君醜為越繇王,奉祀閩越先王。
餘善自然不服氣,老子乾了這麼半天,殺了自己哥哥,反動政變,就是為了當王,你漢庭竟然不識好歹,於是就自立為王。
越繇王無力控製,而漢廷為避免再次用兵,因為當時大漢的主要敵人還是匈奴,隻能妥協,討好餘善,封他為東越王,與越繇王並處。
於是,曾經強大的閩越幾乎一分為二,成為了東越國與越繇國。
正是考慮西南情況複雜,部落小國眾多,劉瀚才親自從蜀中出發,經過貴州夜郎)伐南越,就是為了震懾西南諸國,敢於跳出來的,先滅了再說。
果然,效果挺不錯,滇國不敢動,夜郎國還派兵協助。
最讓劉瀚高興的是,得知漢廷出兵討伐南越,東越王餘善請求率兵八千一起攻南越。
這一下,南越四周好像沒有一個強大的援軍了,南越丞相呂嘉派人聯係的人,不是按兵不動,就是倒打一耙。
“豎子,安敢欺我?”
得知消息的南越丞相呂嘉氣得拔出寶劍大砍桌子,明明當時說得好好的,一起反大漢,現在人一打過就反水了,留下他孤零零的,簡直了,這個怎麼打?
“大秦當年為何能滅六國?唇亡齒寒,他們怎麼能如此短視?”
南越丞相呂嘉想不通,當年的教訓才過去多少年,難道不知道南越滅了,他們滅亡的日子也不遠了?
然而,就在南越丞相呂嘉無比絕望,劉瀚異常高興的時候,兩個人的處境又開始對調了。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必然走向它自己的反麵,就像是人,從出生那一刻在就不停的走向死亡。
因為這句話,我們中華民族充滿智慧,在最黑暗的時候,最艱難,最困苦的時候,我們依然對未來保持信心,因為我們知道黑暗即將過去,光明即將到來,它一定走向自己的反麵,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