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起風了
劉瀚得知出師不利的消息,僅僅比漢武帝晚了一天,足以看見他弄的錦衣衛還是微微有點成效。
“果然和你說的一樣,7000大軍就想去攻破朝鮮王城,該說他是癡心妄想,急功近利,還是藝高人膽大?”
劉瀚說著,看向遠方。
他從來不認為自己是霍去病那樣的天才,他打仗追求的就是穩穩當當。除了跟霍去病打仗的時候,他都喜歡以多欺少,可那時候不穩當嗎?
跟著霍去病,不管多少人,100%勝利,躺贏就行,曆史已經給他答案了,他又何必在自作聰明。
當離開霍去病以後,能用多的人數,他絕對不會用少的人數去打,那些以少勝多的天才畢竟都是少數,雖然他們成了名將,但更多的是淹沒在曆史塵埃中,岌岌無名。
認清自己,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劉瀚從來都沒有狂妄自大,大漢上上下下都說他是名將,出戰十幾年,未嘗一敗,誇得他天上地下,獨一無二,簡直是白起,韓信在世。
他沒有被這些吹捧迷失自己,他很佩服和欣賞後世的一個人,那便是曾國藩。
這個人,他是晚清名臣,幾乎憑借一己之力剿滅太平天國。
後人對曾國藩的評價是:曾國藩所帶領的湘軍,並沒有拿得出手、值得稱道的經典戰役。
湘軍之所以成功,其基本戰術,用曾國藩的話說,叫“結硬寨,打呆仗”。
所謂“結硬寨”,是指曾國藩帶著湘軍不與敵軍硬碰硬地短兵相接,不主動發動出擊,每到一個地方就在城外紮營,挖戰壕、築高牆。
而且他還派出了三分之一的隊伍,日夜輪流站崗放哨,一旦敵軍打過來,立即全體進入戰鬥狀態。他靠耐心地防守,讓敵人斷糧斷水,從而熬出了最後的順利。
說白了,就是把進攻變成防守,先讓自己處於不敗之地,再慢慢積攢細小的優勢,然後使得量變引起質變,進而取得勝利。
曾國藩一介儒生治軍,用最笨的方法打了世界上最聰明的仗,他花了13年的漫長時間剿滅了太平天國,這就是“打呆仗”。
其實,他的觀念就是勝利不是強攻出來的,而是果子熟透了,它自然而然地就會掉下來的。
有時候,世界就是矛盾的,快就是慢,慢就是快,快慢就在一念之間。
恰好,劉瀚的時間很多,他可以慢慢來,等著,甚至熬死漢武帝。
一旁的舒雨竹淡淡的說道:“有時候,.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命的障礙,傲慢才是,楊仆有點驕傲了,他的士兵一半是罪犯,渡海而戰,又沒有援軍,他失敗是必然的。”
劉瀚微微一驚,“你也看三體?”
“看。”
“你不是不看小說嗎?”
“那已經算是文學了,我不看的是網絡小說,三體對人性的把握很到位,我也比較喜歡。”
兩人又聊了一會兒,舒雨竹開始轉移話題了,
“最近,她還好嗎?”
“好得很,能吃能睡,伱想看看她?”
劉瀚自然知道舒雨竹說的是趙蘭。
“可以嗎?”
“可以呀,我們是一體的了。”
舒雨竹似笑非笑的說著,“她好像長得很漂亮,你沒有下手?”
“沒有,700多年的靈魂或者說意識,想想就有點……”劉瀚一時間不知道用什麼詞來形容。
“恐懼,驚悚?”
“應該是尷尬,我帶你去吧。”
於是,劉瀚帶著舒雨竹來見趙蘭了。
她像是一個仙女,在窗台旁邊逗弄著花草,舉止優雅動人,柔美的身姿,曲線玲瓏,如柳枝風擺,如水草柔媚,白皙如玉的手,捏著蘭花的葉子,一白一綠,相互襯托,顯得她皓齒如玉,柳眉倩影,桃花眼含情,紅唇微啟,嬌媚動人。
每一次見她,劉瀚都有些心動,當然,那隻是對美好事物的向往。
“最近好嗎?”
“好呀。”看見劉瀚進來,她隻是微微一瞥,隨即又繼續撫摸著自己的蘭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