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驕兵必敗
經過朝廷的討論,要拿下大宛,至少要六萬戰士,其中一萬騎兵。
而且得給這些戰士和馬匹準備大量的糧食、衣物、還有水,攜帶攻城器械,不然打不下大宛。
這個準備至少要一年的時間。
同時,漢朝也得到消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
這年冬天,匈奴下了大雪,牲畜多半因饑餓寒冷而死去,兒單於年少,喜歡殺人和打仗,國人多半不安心。
匈奴的貴族左大都尉被逼無奈,想殺兒單於,派人私下報告漢朝說:“我想殺死單於投降漢朝,漢朝遙遠,如果漢朝派兵來迎我,我就立刻殺了單於。”
前兩年,匈奴的單於烏維死了,他是前任伊稚斜單於的長子,於漢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立,立了十年不到就死了,他的兒子烏師廬兒繼承了單於的位置,稱兒單於,本名烏師廬,又作詹師廬。
不得不說,漢武帝早有預料,在一年前就令因杅將軍公孫敖建造受降城,專門收留投降的匈奴人。
對,就是那個迷路的公孫敖,當年河西之戰的時候,劉瀚和霍去病橫掃河西,結果這家夥學李廣,在沙漠裡迷路了。
一回來,隻有交錢免去死罪,爵位也沒有了,後來跟隨衛青參加漠北之戰,衛青用他替換李廣成先鋒,可惜,漢武帝對於衛青和其部下都沒有怎麼獎賞。
衛青和他的關係是相當不錯的,衛青還未發跡的時候,他們就是鐵哥們了,一起當漢武帝的侍衛。
後麵衛子夫懷孕,引起皇後陳阿嬌的嫉妒。漢武帝的姑姑兼丈母娘館陶長公主派人抓捕衛青,準備教育一下這家人,幸虧公孫敖得到消息,帶人將衛青救下,不然後麵就沒有大漢雙壁了。
事後漢武帝為了補償衛青,升他做了建章監、侍中,不久升任太中大夫參與朝政,而公孫敖則接替了衛青職務。
接下來,衛青迅速躥紅,公孫敖的身價也跟著水漲船高。
對於這些,《史記》裡都也記載了:“青時給事建章,未知名。大長公主執囚青,欲殺之。其友騎郎公孫敖與壯士往篡取之,以故得不死。………公孫敖由此益貴。”
衛青死了,但漢武帝還是想起他的這個鐵哥們來了,畢竟能用的將士不多了,好多都是劉瀚這一係的,好用是好用,用多了也不太放心呀。
好家夥,要是哪一天,漢武帝一看,身邊掌軍的,能打仗的全是劉瀚的人,那他睡得著嗎?
不怕第二天劉瀚了個黃袍加身,畢竟他也姓劉呀,有劉家的血脈。
漢受降城位於秦漢長城以北,大致在朔方郡高闕關今內蒙古烏拉特中旗石蘭計的狼山山口)西北的漠北草原地帶,它是自西漢以來在文獻所載的受降城中,唯一一座真正為接受敵人投降而建的受降城。
確切位置在今蒙古國南戈壁省巴彥布拉格的瑙木岡縣的巴音布拉格古城址,蒙語巴彥意為富饒,布拉格意為山泉。
這意思是富饒的山泉,南戈壁省以戈壁沙漠為主,但阿爾泰山脈延伸到此,生成許多戈壁綠洲,因而漢代可以在此築城。
得知匈奴左大都尉有意願投降,那漢武帝是高興得不得了,當年霍去病和劉瀚收降渾邪王四萬大軍,儘收西漢走廊的事情仿佛曆曆在目,這可是大賺特賺呀,既削弱了匈奴,又壯大了自己,還不費錢,不用打仗,簡直一舉四得呀。
於是,太初二年前103年),漢武帝封趙破奴為浚稽將軍,派他率兩萬大軍從朔方郡出發,目標直指匈奴腹部之地——浚稽山今蒙古的阿爾泰山脈中段),在那裡和左大都尉進行裡應外合。
在出發前,漢武帝特地召見了趙破奴。
“當年呀,朕很看好你,甚至比大司馬還看好你,你們都是我大漢的名將,跟隨冠軍侯南征北戰,兵法儘得他之妙。”
漢武帝說著,拍著趙破奴的肩膀,顯得很是器重他。
“陛下聖恩,臣無以為報,唯有肝腦塗地,雖不能自比大司馬,但也絕不落大漢雄威。”
趙破奴差點熱淚盈眶,有一種士為知己者死的感覺。
“朕看伱不比大司馬差多少,他蘭陵侯能成為新的驃騎將軍大司馬,你未嘗不能成為下一個大將軍大司馬,好好乾。”
不得不說,這漢武帝的畫的餅很大,趙破奴很受用,其實劉徹也沒有辦法,指望扶持李廣利和劉瀚打擂台,結果這家夥不爭氣,第一戰就失敗了,他隻能瞄上趙破奴了,想辦法推上他來和劉瀚打擂台了。
“大漢需要越來越多的人才,像是你們這樣的人才,大司馬年紀也不小了,年輕時候還受過傷,你要努力呀。”
好熟悉呀,多像是後世朱棣造反的時候,拍著朱高煦的肩膀說;“世子多疾,汝當勉勵之!”
好家夥,這餅越畫越大,趙破奴比劉瀚年紀還大呢,但誰不想執掌千軍萬馬,成為大司馬,成為衛青和霍去病這樣的人?
他這餅雖然很大,但趙破奴眼神在發光,他想吃,後世的老板給員工畫餅,也比不上他們,人家是可能真給,後世那些無良資本家是就畫餅。
兩人一副臣忠君仁的場麵,趙破奴滿心歡喜的從未央宮內出來了。
而蘭陵侯府,劉瀚難得吃驚,
“什麼,你說趙破奴這一次會被生擒,兩萬大軍全軍覆沒?你確定沒有看玩笑?”
他看向舒雨竹,他沒有想過漢軍敗得如此徹底,不過隻是一次接應罷了,這簡直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舒雨竹不緊不慢的說道:“沒有聽錯,浞野侯趙破奴按時到達約定的地點才發現,匈奴大軍早已經嚴陣以待了。
這匈奴左大都尉是個毛手毛腳之人,還沒舉事,卻不甚走漏了風聲,結果來了個舉事未遂身先死,兒單於殺了叛徒,還不解恨。
他麵對送上門的趙破奴,一股怨氣正無處可發,結果來了個將計就計,躲在浚稽山下來了個以逸待勞,結果可想而知,中了計的趙破奴如果想活命,隻有一條路可以走,那便是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