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cass=”ntentadv”“是呀,太傅,如今怎麼辦?必然是有人提前通知了他,不過走得匆忙,連左丞相官印都丟下了。”
劉據說著,把一個金色的漢印拿出來了。
隻見它高1.45厘米,長2.2厘米,寬2.2厘米。印的上部分是雕刻著一隻龜,因此被稱呼為龜紐金印),下半部分這是個規則的長方體,印麵雕刻的篆文為“左丞相”三大個字。
“這樣,你將關在長安中都官的囚徒赦免放出,武裝他們,其他照計劃行事,最主要是北軍,我親自去……”
西漢目前長安主要就兩種部隊,一種是南軍,一種是北軍,相當於後世中央軍。
北軍是西漢王朝的主力部隊,因駐守在京師未央宮以北而得名,北軍的主要職責是負責京師長安以及周圍三輔地區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的防衛工作。
此外,當漢帝國要對外發動戰爭時,也會由皇帝指定的將領率北軍出征。
可以說北軍是當之無愧的精銳,特彆能打。
而漢武帝執政時期,為了加強中央集權統治和適應連年抗擊匈奴、開拓疆域戰爭的需要,漢武帝對京師軍隊進行了一番大的改革。
他在北軍中增設了八校尉的官職,即中壘校尉八校尉之首,掌管北軍營壘內的日常軍務)、屯騎校尉掌訓練騎兵作戰)、步兵校尉掌上林苑門之屯兵)、越騎校尉掌由東甌、閩越、南越三地降漢士卒建成的部隊)、
長水校尉掌屯駐在長水及宣曲的降漢匈奴騎兵)、胡騎校尉掌屯駐在池陽的降漢匈奴騎兵,不常置)、射聲校尉掌弓弩部隊)、虎賁校尉掌戰車部隊)。
八校尉直接聽命於皇帝,原來統率北軍的中尉改名為執金吾。
更絕妙的是,為了防備八校尉擁兵自重,皇帝又派出監軍使者又稱監軍禦史)常駐北軍營中,凡調動北軍的人,必須持有朝廷頒發的符節交監軍使者查驗。
至於南軍,主要駐守在未央宮、長樂宮之內的城垣下,負責兩宮的守衛工作,由衛尉九卿之一)統率,未央、長樂兩宮位於長安城南部,南軍由此得名,漢武帝為了平衡,在南軍中加入了期門、羽林兩支部隊,地位比普通士兵高,但羽林和期門大多在甘泉宮護衛漢武帝,人數不多。
西漢有兩次巨大的大政治事件都與南北軍有關,一次是漢初諸呂之亂,周勃以北軍安劉氏。
然後,便是如今的巫蠱之禍了,原來曆史時空,因北軍拒不響應,劉據雖然有百姓和大部分南軍,但最終失敗,南軍人數少,戰鬥力差。
諸呂之亂是西漢時期第一次未遂的政變,是呂雉及呂氏外戚蓄謀已久、準備多年的篡奪劉家政權的活動,南北軍這一名稱也是始見於此次事件。
呂雉那可是與劉邦“共定天下”的牛人,她很了解兵權的重要性。
雖然後世很多人都說呂後毒辣,可那都是被逼出來的,若是有人經曆過她的一生,也許隻會比她更狠毒。
在劉邦一文不值時,呂雉為他洗米浣衣;在劉邦落草為寇時,呂雉為他下大獄被淩虐生不如死;
在劉邦漢中封王時,呂雉被困豐邑;在劉邦遷都櫟陽,氣宇軒昂意氣風發的時候,呂雉卻在楚營為質,匍匐在敵人腳下,蓬頭垢麵,衣衫襤褸,如一隻喪家之犬,隨時可能被殺。
項羽用呂雉威脅劉邦,讓他出城決一死戰,劉邦卻大喊一聲:“糟糠之婦,你要殺便殺,何需囉囉嗦嗦?”
在哥哥呂澤護送下,她曆儘千辛,終於抵達櫟陽宮殿時,劉邦身邊早已後宮成群,戚夫人柔若無骨的臥在劉邦身上,正嘴對嘴的喂他吃楊梅,而呂雉此時形如五六十的老太婆。
劉邦被嚇一跳,還以為見了鬼:“你,你是呂雉?你不是早該死了嗎?”
而後,他競讓堂堂結發妻拜見小妾戚夫人,呂雉強忍氣受辱,終與一雙兒女見了麵。
女兒紅著眼圈說道:“當年在逃亡路上,父王嫌我與弟弟拖累,幾次將我倆踹下馬車,是一位叔父一次次將我倆撿回,父王要殺我二人,也是他將我倆抱在懷裡,說除非父王先殺他,這才保住我與弟弟性命。”
……
一次次失望,無儘的孤獨和磨難,呂雉心冷了,也強大了,她自此踏上了權謀之路,殺寵妃、立太子、權傾朝野、無所畏懼。
她明白一個道理,世間上誰都靠不住,隻有靠他自己。
甚至到後來,兒子惠帝劉盈的死都不能使她這個做母親感到哀痛,她似乎沒有心了。
反而乘機奪取兵權,指使呂黨張良之子張驊疆去要挾丞相陳平,“拜呂台、呂產為將,將兵,居南北軍”。
隨後,她到臨朝稱製,就差成為第一個女皇帝……
未曾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良,若經他人苦,未必比他善。
《殺死一隻知更鳥》裡有句這樣的話:“你永遠不可能真正的了解一個人,除非你穿上她的鞋子走來走去,站在她的角度思考問題。可當你走過她的路時,你連路過都覺得難過。”
她臨死前一個月,“乃令趙王呂祿為上將軍軍北軍,梁王昌產居南軍”,企圖牢牢地控製著南北兩軍。
呂雉死後不久,周物、陳平等發動反政變,名義上是軍隊最高行政長官的太尉周勃卻沒有統率權,他要取得皇帝發出的“節”才得進入北軍軍門。
又通過其他人事關係,一番脅帶騙地從呂祿手中取得上將軍印,而後才得下令“為劉氏者左袒!”
他一聲令下,全軍響應,“軍中皆左袒為劉氏”。
周勃取得北軍最高指揮權,而後撥出一千餘名北軍戰士上交給朱虛侯劉章,一舉消滅了掌握南軍的呂產。
從那時就能看出來,因為南軍平時不過做警衛,兵員較少,戰鬥力差,所以掌握北軍,意味著能有決定性的力量。
而北軍,他有太子符節,還有他劉瀚統領軍隊二十幾年,南征北戰的威望,又是大司馬驃騎將軍,除了帝王,名義上的軍隊最高指揮官,還準備了這麼些年,這還調不動?
這一戰,必勝,翻雲覆雨之間,就看這一次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