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宇科技在2014年的時候,智能手機業務被阿鎂立卡掐掉高端芯片,與高通合作的S680芯片隨著高通單方麵宣布終止合作而成為絕唱。
也就是那一年,星宇科技宣布進軍新能源車領域。
相對於其它友商同行來說,2014年入局不早也不晚,相比較近兩年“崛起”的所謂造車新勢力,算是早的了。
五年時間過去了,星宇科技至今都沒有見到推出一款產品,反倒是幾個造車新勢力目前都已經推出了產品。
如果是一般的企業,這麼多年過去了都沒有產品,估計都是不屑一顧。
但這家企業可非同一般,它是星宇科技,全球市值穩居第一寶座,目前市值規模達到了12.27萬億的超級科技巨頭,旗下坐擁StAR係列手機和mIx頭顯兩大王牌產品,是如今高科技的代名詞,一直在引領科技時尚潮流。
即便宣布造車五年還沒有看到第一款車型,業內也沒幾個人敢輕視,但凡有點判斷力都不敢這樣。
事實上,在眾多業內同行人士眼裡,星宇科技簡直就是喪心病狂的存在,每年在新能源車領域的研發投入預算都是以“千億”為單位來計算,一年能夠頂其它同行十年甚至二十年的研發投入。
更喪心病狂的是,連著五年都是這樣的投入規模,很多同行人士頭發掉光了也想不通到底是啥技術研發需要燒這麼多錢?造個電動車而已,至於搞這麼誇張的研發投入規模?總不至於從螺絲釘開始全都自研吧?
隨著星宇科技發表了這篇論文,不少人直呼好家夥,合著你砸這麼多錢進入是搞這些玩意兒?
這會兒網上眾多吃瓜網友們也在討論這個事情。
……
吃瓜網友們關注這個事情,絕大多數人都往軍事應用層麵參與討論,客觀上來講,這項技術的軍事效益更大,尤其是當下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形勢下。
星宇科技把論文發表出來,在輿論場掀起了巨大的轟動效應,很快便有軍方的人第一時間上來問這個事情,甚至看到論文發表出來的時候有些火急火燎的意思。
軍方顯然也非常重視這項技術,但更加重視技術泄密的問題,外界不知道的是,東大其實已經搞出了常規Emp電磁脈衝武器,現在外界都認為Emp電磁脈衝隻能通過引爆蘑菇彈來釋放,常規Emp彈還沒人搞出來。
實際上,東大已經有了,隻不過處於保密狀態。
矛比盾更早一步搞了出來,也正因為如此,看到星宇科技這邊搗鼓出了能高效防禦Emp電磁脈衝攻擊的技術,最擔心的便是怕這項技術泄密出去。
結果看到星宇科技直接一聲不吭,居然直接把論文給公開發表了出來,這讓軍方的人一度很生氣。
不過隨後了解實情後才知道是虛驚一場,不但怒氣頓消,甚至還拍案叫好。
原來論文隻是對外釋放的煙霧彈,是一篇誤導性的論文,真信了會被帶到溝裡去,白白荒廢數年的研究和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這時玩了一手戰術欺騙的操作。
星宇科技有如此高的國家安全自我意識,軍方的人也對其更加放心了,這技術要是被鎂西方成功逆向掌握,那自家的矛的威力就得大打折扣。
現在的情況是,鎂西方對於常規Emp電磁脈衝攻擊是沒有太好的防禦手段,那東大手裡的“矛”的威力可就大了,現在星宇科技還把“盾”給搗鼓出來了,即便對方也有“矛”也無懼。
一旦真的爆發對抗,敵人手裡的先進武器裝備能夠成為瞎子、聾子甚至是廢鐵,優勢之大不言而喻。
就在星宇科技發表了論文並引起轟動時,阿鎂立卡那邊也是予以了高度關注,已經連夜偷偷地把論文給下載了悄悄摸去研究。
不隻是阿鎂立卡,世界上很多國家都這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