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千古悠悠,有多少,冤魂嗟歎!
“且慢,動手!”
騎馬而行的程立雪,如山嶽般堵在了,那兩名軍卒麵前。
戰馬為誰而嘶鳴,止住軍馬的軍卒,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這神殿的大人物,怎麼也看上了,這多次擾亂公堂的刁民不成?
羽林軍校尉,趕了過來,冷漠的看著,抱著孺子的婦人,言道:“那婦人,有何冤屈,為何不去告官,長安縣告不到,天子腳下亦有鳴冤鼓。”
“為何非要在這官道上攔路,莫非當真以為某家的刀不鋒利嗎?”
上頭的令旨是不得耽誤行程,遇到事情可便宜行事,可沒成想這些西陵人,卻是多管閒事。
風聲如訴,羽林軍的軍卒們,明火執仗的圍了上來,羽林軍校尉不為所動。
今日這婦人,絕對不能亂說,否則讓陛下知道了,頭頂的烏紗帽,必將不保。
唐國這麼大,每天不知道要死不少人,死傷一個兩也是正常之事,怎麼就這婦人,喜歡糾纏不休呢?
程立雪冷冷的看著那羽林軍校尉,言道:“那為何,唐國高祖那群人,在渭泗之畔揭竿而起之時,不曾去告官呢?”
“校尉,人世間的百姓,皆是昊天的子民,如今昊天的子民,有冤屈在身,吾等為昊天神,在人世間的使者,莫非校尉要與神殿為敵?”
“書院很大,夫子很強,可會為了爾等,與神殿一戰嗎?”
他早就看這些人不順眼了,在長安縣停留的幾天,本欲見一見南門觀的信徒,可卻因為這位校尉的種種托詞,隻得待在驛站內。
那校尉一時間語塞,轉頭對著那婦人,說道:“小心些,不利於唐國的話,不要亂說!”
“哼!”
一番威脅後,那羽林軍校尉,方才調轉馬頭,回到隊伍中去,但是其眼神中遏製不住的殺機,似乎要噴湧而出。
前來的黑衣神官,攙扶著婦人,朝著隊伍馬車上走去,程立雪吩咐道:“兩位,這對婦孺之命,咱們天諭院保了,敢有異議者,報請裁決神座,以殘害昊天子民罪論處。”
這般堂堂正正,光明正大的一番話,讓方才的那位羽林軍校尉,可謂是怒火中燒。
可一想到神殿那神乎其神的手段,這羽林軍的校尉,還是打算將事情上報與軍部,由軍中的大人們處置,不在其位,若是謀了其事,小命不保啊!
天諭大神官的車架繼續前行,這一次羽林軍校尉,學聰明了放出了探騎,巡查方圓數裡,將那些想要告昊天狀的人,通通都得驅逐了。
擔憂持兵刃者,殺之,無罪!
後麵那輛馬車中,神殿修為不深的神官們,坐在一輛馬車上,談論著剛才發生的事情。
黑衣神官上官揚羽看著,那被攙扶上馬車的婦孺,聯想起唐國得到的神諭不由得,已經將事情的真相,猜測出了幾分。
無他,因手熟而已,不過他是天子腳下的府尹,征召徭役總要給些錢財,最不濟也要送上些肉食,就說那家中困頓者,萬一人家的家中,日後有人成了修行者。
那麼他這一顆人頭,自然不能保住,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隻是很少有人能夠踐行此道理。
某位來自宋國的神官,說道:“攔路告昊天狀,在人世間並不少見,隻是未曾想,唐國之內也有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