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去了青天上,為旁人訴說冤屈!
日暮黃昏,長安城池內,那經久不息的雷霆,終究還是偃旗息鼓。
那塊所謂神石上的神諭,在眾目睽睽之下沐浴了淚光後,其上的字跡亦是有了變化。
這樣的變化,讓唐國那些平日養尊處優的朱紫門戶們,收到了巨大的驚嚇。
在這偌大的長安城中,本就沒有什麼秘密能夠,永久的保存下去。
尤其是神殿的神官們,意有所指的宣揚著,神石上的讖言。
這一塊曆經了熒惑守心,墜落至長安城的神石,一開始唐國扛著其向前走,現在則是換了神殿扛著其向前走。
關鍵是,現在的唐國,還無法反駁之前的言論,治國之道中,最忌諱的就是朝令夕改。
朱雀天街外!
黃楊大師說道:“國師大人,現在讖言,有些凶了。”
“天街踏碎公卿骨,府庫燒做錦繡灰!”
“唐王崩,而地分!”
這樣的讖言,於唐國而言,過於凶險了些,神石墜於長安城東,讖言一變再變。
隻是為何,如此的南轅北轍呢?
國師李青山歎息道:“悔不該當初,徒呼奈何?”
若當初將這塊所謂的神石,藏於府庫之內,不讓其見到天日,如何會有如今之變化呢?
殘陽如血,行走在朱雀天街上的李青山,感覺往日晴朗的天空,如今變得很是壓抑。
“阿彌陀佛!”
黃楊大師宣了句佛號,掉頭往王宮內走去。
——
雁鳴湖畔,陳府內!
臨湖一側的廊道內,莫山山目光平靜的看著,在雁鳴湖的湖麵上,站了數個時辰的陳玄。
從今日的申時,到現在的暮日黃昏,已知曉陳玄神通的莫山山,亦在猜測這位陳先生,又去了何方呢?
今日這長安城內陰雲密布,雷聲滾滾如潮一般,經久未曾停歇。
直到此時方才消停下來,甲衣碰撞聲,哪怕是是在雁鳴湖,這般偏遠之地,也是清晰可見。
巡城的金吾衛,也不知道在找什麼,已經敲門而入四五次。
依道門真修之身份,敲門而入勘察,那普通百姓,遭遇的事情,可想而知了。
雁鳴湖麵上,那一對鴛鴦,從陳玄的腳邊遊過,那一雙小眼睛裡麵寫滿了不可思議。
似乎實在想,這個大活人,站在水麵上,咋還沒沉底嘞!
鴛鴦戲水而過,黃昏殘陽映照在湖麵上,灑滿了一層金輝,似是神光萬千。
慕然間,伴隨著一聲歎息響起,陳玄睜開了雙眸,看著那一輪如血的殘陽,呢喃道:“千古的冤屈,怎麼可能一朝洗儘。”
“田野間的荒墳塋,那個無有冤屈呢?”
“渡此界易,渡人心難矣!”
在這人世間,最難以看透的就是人心,人世間都在傳聞的唐王勤政愛民。
事實也的確是真實不虛,可誰才是民呢?
那些唐國的普通百姓算是民嗎?姑且應該算是民,在這個人世間,有普通老百姓一口飯吃。
就能吹成盛世,可是這偌大的盛世,跟普通的百姓有關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