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十裡紅妝,洞房花燭,夫子的故事!
人世間,距離舉世伐唐開始,已經過去旬月有餘,然而出乎所有人預料的是。
翻越了蔥嶺的月輪國僧人,並未長驅直入,直插唐國腹地。
三萬月輪國僧兵,在蔥嶺對麵,卻被唐國淳樸的百姓所阻擋,這些淳樸的唐國百姓,或許不知道何為永夜降臨。
但是麵對月輪國的侵略時,這些淳樸的百姓,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用鋤頭鐮刀擋住了,月輪國的入侵,直到悉數戰死在自己的家園故土。
蔥嶺東邊的唐國郡縣,六郡三十五縣六十餘城,皆淪喪於月輪國之手。
可至始至終,月輪國都未能,直插唐國的腹地,西疆六郡之外的土地,仍舊在唐軍的控製之下。
而神殿聯軍,亦是在得到了,知守觀觀主陳某的嚴令後,於青峽前駐足不前。
唯有金帳王庭發了瘋一般的衝擊著唐國的土地,日複一日的前來打草穀。
茫茫的岷山上廝殺一片,而天樞處的修行者,亦是帶著火符,給金帳王庭來個一個毒辣的火攻。
深秋世界,草原上的最易起火,尤其是唐帝國神符師,所書寫的火符。
大火朝著草原蔓延,在茫茫的戈壁上蔓延著,常言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沒有糧草,帝國的鎮北軍,麵對金帳王庭,取得了絕對的優勢。
一時間,局勢好像發生了逆轉,唐帝國似乎,即將迎來一場的大的勝利。
可隻有朝堂上的袞袞諸公知道,唐帝國的危機,還遠遠沒有到解除的時候。
不過即使局勢,再怎麼差勁,神殿聯軍也隻能就此止步了,鎮北軍穩固了草原的局勢後,即可揮師南下,配合各地折衝府的府兵。
將入侵帝國疆域內的神殿聯軍,一個一個的消滅乾淨!
因有書院在,有夫子在,唐不亂。
而在長安之南,大山之下的書院,卻是大紅燈籠高高掛起,十裡紅妝,簇擁著隻有公侯,才能用得起的花轎,朝著書院後山而去。
陛下親自賜婚,無論是曾大學士,還是大學士的夫人,對此都毫無意義。
知曉些許隱秘的曾大學士,更是誠惶誠恐,這位休了妻,娶了妾的大學士,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的親閨女,怎麼就成了人世間,人人喊打的‘冥王之女’呢?
由於舉世伐唐,書院的學生,不是從軍,就是返回了各國。
現在的書院很是清淨,花轎先行進入了,書院前院的廊道間,而後朝著書院後山而去。
隨性親朋賓客,亦是喜氣洋洋,頗有幾分怡然自得,雖然這位十三先生。
於德行上有些欠缺,但是能夠與之攀上幾分關係,日後說將出去,也能扯起來一張虎皮。
騎著那一頭大黑馬,穿著公侯服飾的寧缺,走在最前麵。
寧缺一直都以為這是一場夢一樣,還在那場問心局的夢中,那時的寧缺,看著夫子跟道門真修對答。
然後他便成為了,夫子的學生,顏瑟大師的秦傳弟子,未來的帝國國師。
可是夏侯又一次被起複了,而且還是統兵的將軍,依然是鎮北軍,莫非帝國除了,夏侯之外,就沒有大將軍,能夠統領鎮北軍了嗎?
接親的隊伍很是漫長,足足走了一刻鐘,才全數從那竹林中走出。
正在撫琴的許真人,一邊撫琴,一邊說道:“三先生,如今十三先生大婚,您不在後山迎來送往,怎麼來了前院?”
看著這位書院後山的三先生,這位活了兩個甲子的老教習,隱約間已經猜出了些什麼。
餘簾停下了腳步,說道:“小師弟,迎娶桑桑,十裡紅妝,桃花妖嬈,灼灼其華。”
“可許真人曾為道門真人,莫非真的不畏懼,永夜的入侵嗎?”
“這一曲十麵埋伏,若是彈得恰到好處,應能殺人於無形之中。”
“如今二十三年,已至!”
“忽聞永夜入侵,明宗雖然信奉,廣冥真君,可於永夜降臨的隱秘,皆來自千年的祖師,也就是神殿那一任的光明神座。”
“桑桑到底是不是冥王之女,冥王又是何許人也,還望許真人解惑?”
老師當初救了她,所以她自然不希望老師去死,她倒也不會殺了小師弟,可桑桑若真是那,冥王派來殺老師的人,那麼她不介意,殺掉那桑桑。
老師總說她魔性未曾消除,或許她本來就是這樣的人。
琴聲悠揚,卻又透露著殺機!
許真人淒慘一笑,說道:“冥王入侵,永夜將至。”
“要知道曾經創立了魔宗的那一位光明大神官,其實是在衛光明之前,神殿有史以來,最光明,最虔誠的光明大神官!”
“所以神殿才派遣他,帶著明字卷天書,前往荒原傳道於荒人。”
“若非他創立了魔宗,現在荒人或許,不會過得這麼苦難,受困於苦寒之地。”
“廣冥真君,光明真君,我在讀前人留下的典籍的時候,都不曉得,他是讓荒人信他,還是讓荒人相信光明!”
“或許他的本意是,光明真君,隻是後來,才變成了廣冥真君。”
“三先生,言儘於此,無論是光明,還是廣冥,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那一卷,明字卷天書。”
他曾經翻看過某位道門前輩,遺留下來的筆記,在那一篇筆記中,那位道門前輩,提出了一個堪稱大膽的設想。
堪稱大逆不道,與道門、神殿背離的設想。
但是現在看來,這樣的設想,並不一定有錯,或許錯的從來都不是他們,而是那位高居在神國中的神靈。
餘簾還了一禮,朝著後山走去,一邊走一邊喃喃自語道:“日、落、沙、明、天、倒、開,這到底是何意呢?”
天書有七,有一卷在大師兄手中,那麼或許永夜降臨的秘密,就在七卷天書手中。
隻是除了老師之外,在無人能夠,入知守觀如無人之境。
拿到另外的六卷天書,實在是難啊!
竹林內,琴聲再起,知曉這樣的隱秘,本身就是一件愧疚之事。
許真人的機鋒,並不難猜,廣冥、光明,是否為一人呢?
又或是千年之前的光明大神官,從七卷天書中,發現了怎樣驚人的秘密,才選擇創建了明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