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春秋已過,滅神靈信仰,上陰天子入皇宮!
人世間有關神靈存在的證據,在唐皇的軍威下,變得支離破碎,沒有人敢於,明目張膽的提起,有神靈存在這一會事兒。
在那些人世間諸國故地,那些昔日神殿的道觀,也都改做了他用,奢華的宮殿,成為了唐國官吏們的府邸。
人世間諸國,原本的權貴們,此刻卻好似喪家之犬,惶惶不可終日。
在那些權貴的腐蝕下,書院中出來的弟子,居廟堂之高後,更加的不堪造就。
聖賢書,是用來讀的啊!
治理地方,靠聖賢書中的道理,從來都不靠譜,因為並非人人皆是聖賢,人心難策之下,自然有人,忘記了初心。
如今,在昔日人世間諸國的州府之內,唐國的官吏們,哪怕是做得過分些,也不會有人在意,因為朝堂上的大人們,皆是唐人。
而非是南晉人、燕人、宋人、中山人
刑罰不上,唐國的官吏,於是唐國的官吏,自然是變本加厲,一個三年前,俸祿連吃上一頓肉,都要猶豫再三的微末小官吏。
如今,也能夠在當地,擁田三千餘畝,可想而知,朝堂部閣中的那些大人們,又該擁田,多少萬畝。
更讓人世間的普通老百姓,感到恐懼的是,在之前活不下去的時候,還能寄托於虛無飄渺的神靈。
可是現在,連虛無縹緲的神靈,都不允許信奉。
若是生活平安喜樂,真的會有人,去相信虛無縹緲的神靈嗎?
這不過是,那些手無寸鐵,麵朝黃土背朝天的普通老百姓,對這個人世間,無言的抗爭罷了。
當人世間的人們,放棄了對所謂的青天大老爺們的信任,放棄了對朝堂上,袞袞諸公的信任後,那麼他們選擇,虔誠的信奉神靈。
沒有人能夠,證明神靈不存在,那麼神靈便是存在!
朝堂上的滾滾諸公們,隻知道滅除神靈的信仰,但是卻從未考慮過,該如何讓那些,麵朝黃土背朝天的普通老百姓,過上平安喜樂的生活。
唐國之強盛,無有國都可以比擬。
可,唐國如此強盛,可唐國治下的普通老百姓,卻依舊困苦不堪,甚至於比先前還步入。
因為舉目四亡,凡江河所至,日月所照之日,仍舊是唐國的疆土。
人們迷茫的在唐國的土地上,困頓不堪的活著,就是‘活著。’
而在唐國的都城,伴隨著驚神陣的毀,又一座陣法,正在修建之中。
唐國的皇室,十分的清楚,有一座類似驚神陣,那樣的陣法,對於唐國而言,究竟意味著什麼。
而長安城,南城附近的南門觀、國師府內,卻是一片縞素!
固山郡發生了叛亂,唐國的國師李青山,在圍剿神殿餘孽的時候,遭遇偷襲,重傷不治身亡。
在一片縞素之中,那位昔日的顏瑟大師,越發的老態龍鐘了,似乎一陣風吹過,就要離開這人世間一般。
或許是,愛屋及烏,這位顏瑟大師,已然站在了七境的門檻上,也是少數滯留在,人世間的修行者。
南門新任觀主,何明池神色凝重的說道:“師伯,已經查清楚了,是道門知守觀,天下行走,葉蘇下的殺手。”
顏瑟悲痛的苦笑道:“天意啊!這便是天意啊!”
“我早就勸說過他,唐國已經不再,需要一位國師了,因為西陵神殿,已然不再強大。”
“南門這個承係著,神殿與唐國的通道,自然也不再需要。”
“老道自詡,活了這麼多年,從來都沒有說,離開了誰這人世間,就不轉動了。”
“從來隻有需要,與不被需要,先前的唐國需要南門,所以對南門重視,現在的唐國不再需要南門,那麼南門,自然是可有可無。”
人世間最大的悲哀,莫過於此了,唐國固山郡叛亂,持續了兩個月,非但沒有被彈壓住,反倒是有愈來愈大的趨勢。
在舉世伐唐之時,他或許就該歸去,隻是老天眷顧,在歸去的最後那一刻,他活了下來,但在人世間之中,他儼然就像是一個死人一般。
何明池說道:“師伯,所以南門更應該,選擇三皇子李渾圓,唯有三皇子,方才能夠,讓南門再一次強盛起來。”
“陛下的暗疾,雖然有書院的丹藥治療,可終究難以維係太久,而如今的帝國,也不會讓,有著荒人血脈的皇子李琥珀,登臨皇帝的位子。”
“所以師伯,南門這一次,絕對不會輸,還望師伯,繼續主持長安城內大陣的修建。”
那是一座宏偉的大陣,以夫子他老人所遺留的驚神陣,位基礎加以改良,以符咒之道入陣,構建一座維係,千年的大陣,以唐國的先祖,為陣眼核心。
人世間的百姓,數年如一日的供奉,唐國的先祖,如此龐大信仰加持之下,唐國先祖又與神靈,有何異呢?
顏瑟看著,一意孤行的何明池,說道:“你們何家的雞蛋,從來都不會放在一個籃子裡麵,所以你們何家,才興盛了將近千年。”
“你已然有了自己的選擇,著一座陣,也應由你掌控。”
“待到,陣成之日,便是吾登天之時!”
他討厭何明池,但是現在能夠,扛得起南門的也隻有,這個何明池了。
得道者多主,失道者寡助,如今的人世間,早已不是當年的人世間,一位萬年難出的真修,切實的改變了,人世間的一切。
“師伯,弟子告退!”
施了一禮後,何明池離開了國師府,朝著皇宮而去,在那裡他將,輔助那位三皇子李渾圓,登臨那個九五至尊的寶座。
他亦想要成神,可是他這樣微末的修為,能夠成神呢?
所以,他做出了自己的選擇,這是道門知守觀,前任觀主陳某,所做出的承諾。
欲亂,人世間,唯有李渾圓也,唐帝國必將二世而亡!
——
長安城內,歌舞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