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新舊交替,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寒來暑往,又是數載春秋!
唐帝國越發的強盛,隻是唐帝國內部的叛亂,確實猶如過江之鯉一般,從未斷絕過。
隨著年紀的增長,哪位已經上了年紀的唐皇越發的看重迷戀權勢,甚至開始收集起,散落在人世間的修行功法,想要做一個長生久視的帝王。
這偌大的人世間,非但沒有因為一統,變得安定下來,反倒是變的更亂了,時局混亂之下,沉寂了不知多少年的中原諸國遺民,再一次活躍了起來。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成為了他們宣言,人人都想成為,那一統人世間之主人,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唐國北疆,渭城之內,因為連日來的叛亂,城中的軍卒,早已困頓不堪,昔日的老將軍早已卸甲歸田,信任的將們,除了要求平叛,還是要求平叛。
似乎加入了,那位衝天大將軍麾下的唐國百姓,依然不是百姓一半,本該保護唐國百姓的唐國邊軍手上,卻沾滿了唐國百姓的鮮血。
梳碧湖畔!
那些被唐皇嚴令遷徙至此的中原諸國遺民,在知曉了江純的事跡後,分分十塊慷慨解囊,拿出了自己最後的家底,沒有人想要在哭喊的北疆度過自己的餘生。
尤其這些人,前半生過慣了錦衣玉食的日子,在這些人的武裝下,江純所率領的七千人,驟然增加到了萬人。
如今江純率領這些人,屯兵渭城之外,頗有抄襲唐國開國先祖故例,由此地殺入唐國三輔要地!
大漠戈壁,殘陽如血!
渭城之外,千丈遠的小山包上,江純的樣貌,如今更像是一位,金戈鐵馬的大將軍。
出世易,而入世難!
想要讓人世間發人們,意識到想要改變自身,困頓的處境,唯有依靠自己才行,本身或許就是一個悖論,或許最初的道門真修,這一大批修行者,能夠守住本心,可是後來者呢?
就算是後來者能夠守住本心不變,那麼後來者的後來者呢?
江純將手中那封書信,遞給了一旁的願宋國皇子,淡然道:“渭城守將,已經被渭城守軍誅殺了,看看這狗屁的人世間。”
“但凡你們,他們,對普通的白幸好一點,我一介道門知守弟子,都不用手提三尺劍,出來闖蕩天下。”
或許在原本的意願中,他是想要替人世間的人們,爭取到一線生機,使得人世間的普通百姓,意識到某些事物。
可是當他成家立業之後,他的想法似乎,在悄無聲息間,已然有些些許變化。
他的孩子很是聰慧,在修行之道上也有些許天賦,可是他如今也算是小有基業,所以為了後輩子孫的富貴綿延,他也隻好存了那麼一點的私心了。
這終究是一個,家國天下!
這樣的怪圈,現在的人世間的人們,還無法意識到,除非人世間真的不存在了,或者說真的有什麼國度,能夠永遠的保持基本的公正。
可是無論怎樣,總有某些人,要站在大部分人的頭頂之上,說著慷慨激昂話語,忽悠著人世間普通的百姓,參與進一場又一場,慘無人道的戰爭之內。
所謂天子一怒,伏屍體百萬,不過是皇帝老子,為了自己一己私欲罷了。
真正為了家國,而興起的戰爭,真的有普通的百姓會去反對嗎?
曾經的宋國皇子,如今的義軍校尉,宋明麵色從容的看著,那一封書信,說道:“將軍,昔日暴唐,以精兵良將,控製了人世間的險要關隘!”
“唐帝國皇帝,儘收天下之修行者功法,藏於長安的深宮大內。”
“在唐帝國眼中,修行者會破壞,唐帝國對於人世間蠱惑,因為修行者還會反抗。”
“至少修行者的念力,修行者的飛劍,可以做到輕易的擊殺,唐國的官員。”
“但是唐帝國的天樞處、暗部卻無法,保護每一位唐帝國的官員,所以唐帝國隻能夠,讓人世間的百姓,畏懼修行。”
“不反抗,好歹還能活下去,可是一旦修行者,就隻能死!”
“這便是,唐帝國要為人世間,所灌輸的東西!”
或許在很久之前,他或許有著跟唐帝國同樣的想法,但是神殿卻不允許,這樣的情況出現。
因為正是因為源源不斷的修行者,去往了天諭院學習,然後理解神殿,最後加入了神殿,這個龐大的利益集合體。
可惜的是曾經的西陵神殿,因為種種原因,現在隻能躲在桃山之上。
桃山之下就是神殿的數萬大軍,所開墾出來的百裡沃野。
江純冷淡的說道:“所以唐帝國,現在依然是,失去了道義,失道者寡助。”
“人世間諸多修行宗派的弟子們,已經紛紛前來投奔義軍。”
“拿下此渭城,依托茫茫的岷山,加上諸多修行者,義軍即可以逸待勞,將唐國援軍,殺一個片甲不留。”
“而後長驅直入,直入唐帝國的腹地,兵臨長安城池下!”
唐帝國的定海神針,他那位顏瑟師叔祖,終究還是因為,暗傷太多而隕落了。
可以說他那位顏瑟師伯,幾乎是以一人之力,支撐起了偌大的唐帝國的臉麵。
雖然唐帝國的皇帝,依靠著人世間信仰意識集合體,而負隅頑抗。
但是暴唐無道,謊言終究有戳破的那一刻。
從第一個謊言開始,就需要無數個謊言,去維護第一個謊言,但是維護得越久,那麼當謊言被戳破的時候,後果也就會愈發的嚴重。
宋明問道:“那將軍,我等何日,入岷山兵唐國三輔呢?”
複國,便是他今生最大的願望,雖然這個願望,可能到死也無法實現。
可他仍舊不會選擇放棄,向唐國複仇,這本就是不共戴天的仇恨!
如血的殘陽之下,那一輪紅日,正在逐漸的隱退,茫茫的岷山中,不時的傳來,幾聲狼嚎!
江純的目光,落在了那岷山之內,他從容的說道:“唐帝國之內,已然是烈火烹油,唐帝國九州七十二郡,皆起烽煙!”
“我等之前,在唐帝國腹地內,種下的種子,已然生根發芽,茁壯的成長。”
“但是唐帝國的目標始終是我們,這一次圍剿我等的便是,唐國的鎮北大將軍夏侯。”
“而這茫茫的岷山,便是我等為,唐國最為精銳的大軍,所準備的葬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