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沉重的傘
不遠處也在吃饅頭喝稀粥的劉仁慈看到秦殊凰這麼做,暗暗在心中點頭。
即便不吃這頓飯,劉仁慈已經認可秦殊凰了,吃了這頓飯,劉仁慈對秦殊凰更是滿意。
飯畢,秦殊凰到臨時的藥房幫忙調製殺毒消蟲的藥水,整理藥房賬冊,登記缺少的藥材。
最後由劉夫人陪著慰問了老人和孩子們。
不停歇的一直忙到傍晚才準備離開。
離開時救濟點的百姓不舍出來相送。
秦殊凰身邊陪著劉仁慈和劉夫人,身後跟著一群百姓,不知道什麼時候,救濟點已經被插上了代表長公主的旗幟。
夕陽西下,金色餘暉映照在秦殊凰和眾人臉頰上。
秦殊凰朝著劉仁慈劉夫人拱了拱手,“劉大人劉夫人不用送了,過幾日洪水退去,我會再來與劉大人商量百姓們的安置問題。”
劉仁慈滿意地捋了捋花白的胡須,點了點頭,他很喜歡秦殊凰這種要管就管到底的事情做派,不知比多少本地官都要負責。
許多地方賑災,給百姓點糧食就讓百姓自生自滅了。
殊不知,隻有糧食根本就不行,有了糧食不顧後來,隻會助長劫掠之風,養壞了民氣。
百姓們要求的其實很少,隻要能讓他們有一條活路,他們就能頑強的生長紮根。
秦殊凰又朝著百姓們拱手,“鄉親們,請放心,我以長公主的名義發誓,會讓大家有地方住,有田種,不會成為流民!”
前來相送的百姓聽了這句話眼眶頓時發紅,歡呼起來。
為首的老叟抖著手將一把傘舉到秦殊凰麵前,“殿下,這是我們今天湊出來的一把傘,還望日後能為您遮風擋雨!”
秦殊凰視線落在老叟舉著的傘上。
這把傘是由許多塊粗布拚成,看到來送自己的百姓們大多少了一塊衣角,秦殊凰明白這是百姓自發送她的一把“萬民傘”。
萬民傘通常代表著地方官的最高榮譽,是一地百姓對地方官的認可。
大武朝至今,隻有五位地方官獲得過如此殊榮,今朝隻有劉仁慈十五年前在魏縣任職的時候被百姓送過。
如今秦殊凰獲得了這把萬民傘,看著這把萬民傘,她眼眶頓時發熱。
從老叟手中接過萬民傘,頓覺這把傘“沉重”不已。
傘上的感恩沉重,寄托更沉重。
拿著傘的秦殊凰再次朝著百姓們拱了拱手,“多謝鄉親們的贈禮。”
說完,秦殊凰登上了馬車,在親衛們的護衛下離開。
百姓們一直將秦殊凰的馬車送到五裡地外才折返。
接下來兩天,秦殊凰又巡查了另外幾個救濟點。
沒多久,隻要是被秦殊凰救濟的百姓聚集點都插上了長公主府的旗幟。
長公主的仁德之心傳遍了整個京城。
這份仁德,蓋過了秦殊凰在顧家的種種,讓京城大部分人都站在了秦殊凰這邊。
攝政王府一處清幽院落裡。
一身灰衣的護衛從暗處閃出,“稟先生,長青寺這步棋已經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