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朝野震動!魏國滅了?
章台宮大殿內。
想著嬴政的話。
大秦諸公們麵麵相覷。
下一刻。
右丞馮去疾站出身形,深深彎腰拱手。
“大王,不可啊!
“我大秦現在內有楚國大敵,外有大明壓力。
“這個時候,若是抽調出六十萬大軍北上抗擊匈奴,我大秦剩下的兵力,恐怕難以應對變數啊!”
趙高也是站出。
他絲毫不顧剛才才被嬴政打壓了一頓。
因為嬴政這決定,實在是太大了。
“大王,就算抽調各地官府的二十萬大軍,就算抽調西部邊境二十萬大軍,也萬萬不可動拱衛鹹陽的二十萬禁軍啊!”
“是啊,大王,鹹陽禁軍一動,若是楚國大軍來犯,我大秦拿什麼抵擋啊!”
“大王,大王……”
……
聽著嬴政的決定,文官們炸了。
他們比誰都要擔心自己的小命。
嬴政抽調西部的兵力,抽調各地官府,他們都不在乎。
但是,抽調鹹陽二十萬禁軍。
這是不是有點太過於瘋狂了些?
彆說文官。
其實就連武將們,也覺得嬴政這決定有點太大膽了。
東州內部尚未一統。
大秦現在還有四個大敵,魏國、楚國、齊國、燕國。
四國如今更是組成了反秦聯盟,與大明裡應外合,就是阻止大秦一統。
這等狀況之下。
嬴政抽調各地官府的二十萬大軍,這就已經對大秦威脅很大了。
如果有他國趁著這個時候來偷襲。
大秦各地城池將完全沒有守兵。
這,簡直是如同兒戲。
更何況。
嬴政還要抽調走鹹陽二十萬禁軍。
這等同於把大秦直接掏空了啊。
楚國但凡派一個十萬人軍團來攻。
大秦就直接完了。
被一鍋端的可能性極大。
北部匈奴最大能帶來的威脅,不過就是死傷百姓而已。
但與大秦滅國相比。
哪個更重要?
武將們的一顆心雖然激動。
但也明白嬴政這樣的決定還是有些不對的。
對大秦風險太大了。
他們雖然腦子一熱,就像率軍去抗擊匈奴,不讓百姓遭到侵犯。
但是,也沒說要掏空整個大秦去抗擊啊。
蒙武、蒙恬等人都想開口,勸諫一番嬴政了。
不過。
高台上的嬴政俯視朝堂。
他的麵色卻依舊平靜,充斥著一抹決絕。
嬴政難道不知道此舉的風險嗎?
他當然知道,跟清楚不過。
但是。
前不久傳回消息,西部戰場已經打響。
但是常遇春還算是比較克製。
大明此來,也不是要跟大秦死磕。
隻是拖住大秦的一部分兵力,施壓而已。
老朱可沒說過,這一戰要取得什麼戰果。
這隻是大明的一次戰略罷了。
並不是對外的戰爭。
所以,常遇春打得很保守。
基本上,三五天會和王翦來一場小規模戰鬥。
但真正的大戰卻一直都沒有。
雙方更多的,是在比拚用兵一道上的造詣。
所以,嬴政決定抽調出西部邊境二十萬大軍。
這是其一。
真正讓嬴政下定決心,抽調各地官府二十萬大軍,以及鹹陽二十萬禁軍的,是嬴子修。
嬴子修在前不久傳回消息。
他已經帶著人繼續南下。
雖然嬴子修沒說目標。
但用腳指頭都能想出來,嬴子修進攻的勢必會是魏國。
而嬴政,他十分相信嬴子修的領兵造詣。
嬴子修也和他約定過。
九州層麵的戰場,嬴政去管。
而東州內部,全權交給嬴子修。
所以,基於對嬴子修的相信。
嬴政才決定抽調各地官府大軍和鹹陽禁軍。
並且。
就算在此期間真有人偷襲鹹陽城。
有自己在,他們能打下鹹陽嗎?
留下一小部分的王城守衛軍就夠了。
這是嬴政的底牌。
所以,底牌在手。
他能放手地派兵北上抗擊匈奴。
對於大秦子民,嬴政不會有任何偏袒。
哪怕他們從前是趙人。
但匈奴南下進犯東州,就是不行!
看著朝堂上眾人的不相信。
高台上的嬴政等他們一一說完後。
他表情依舊平靜如水,濃眉威嚴。
“都說完了?”
嬴政掃視朝堂,話語一如既往。
諸公們麵麵相覷。
“說完了的話,按照寡人的命令,各個衙門準備起來吧。”
嬴政話音淡淡。
大秦並未一統東州,也有並未一統東州的好處。
那就是,大秦的朝堂,要比各大皇朝的朝堂簡單一些。
沒各大皇朝那麼複雜。
比如嬴政,他在大秦,就可以一言堂。
隻要他決定的事情,就無人可以改變。
這一點,哪怕換成李世民、成吉思汗、朱元璋等人,也不說完全能做到。
畢竟哪怕是殺性最重的老朱,也得考慮到大臣們的想法不是?
可嬴政不用在乎。
大秦人少,大半的人更是對他這位秦王無比忠心。
這種情況下搞一言堂,沒人敢站出來反對。
比如現在。
在嬴政徹底做出決定後。
趙高、馮去疾等人全部啞火了。
他們有心再說。
但也知道,嬴政決定的事情,無法更改。
他們哪怕繼續說的再多,也改變不了嬴政的想法。
“唉……”
馮去疾深深歎息一聲。
趙高也深深搖頭,眼眸擔憂。
嬴政抽調大秦目前能動用的所有兵力,導致國內空虛。
這,哪怕是他都不得不發動自己的力量,開始守衛大秦了啊。
諸公們也陷入悠長地歎息。
嬴政看向一眾武將。
“蒙武、蒙恬。”
蒙武蒙恬兩父子跨前一步,躬身道。
“大王!”
嬴政站在高台,話語威嚴至極。
“寡人命你二人,率領六十萬士卒,北上抗擊匈奴。
“匈奴若乾南下,寡人要讓他們知道我大秦的力量!”
蒙武和蒙恬激動地點頭。
“是,大王!”
說完,二人沒著急離開。
出兵之事為大,需要許多衙門共同協作。
他們現在走,也沒什麼用。
朝會繼續開了一會。
但大家都沒什麼心思。
不少人都因為嬴政剛才的命令而憂心忡忡。
西部有大明的壓力。
北部有匈奴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