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即大喜道,“寡人這就下詔,命令李信與蒙恬將兵二十萬伐楚。”
所以在他世界裡,遵守這個國家的製度高於一切。
“這麼說,要你的話,你也會去派二十萬兵馬伐楚?”
“這是自然。換做任何一個人,見到楚軍十萬精銳被屠滅,要他們去在四十萬和二十萬之間做選擇,所有人都會選擇後者。”
“不知李將軍如何回答?”
怎麼又和曆史上一樣,該不會李信還是老樣子,打算要以二十萬攻打楚國吧。
嬴政本來還擔心扶蘇這小子不高興,沒想到他會這麼大度。
李信這類將領,雖然屢立奇功,可是因為涉世淺,有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忠心。
見到扶蘇明白了他的意思,嬴政這下也沒什麼可再猶豫的了。
扶蘇臉上露出了久違的喜悅。
“這麼說,你堅持以四十萬攻打楚國?現在的楚國,連三十萬兵馬都湊不齊,而且他們經曆你給他們的突襲,早就已經人心潰散。如你所說,即便是這種情況,還是要用四十萬兵馬去攻打楚國。”
扶蘇作揖,“君父,兒臣怎麼會未卜先知呢。這將軍信率領二十萬兵馬攻打楚國和四十萬兵馬攻打楚國,其結果一目了然。臣隻是希望,不要在最後的關頭節外生枝。”
嬴政給了李信前所未有的機會,讓他在曆史上發光發熱。
李信都妥協了,這事情已經是板上釘釘了。
隻是實現這些,需要一些人讓渡出自己的權力。嬴政知道,這麼做會得罪一些將臣,老臣,但是如果他們不支持自己,等待他們的也絕對不是什麼善果。
現在的天下人,哪個聽到太子的大名,不得嚇得抖一抖。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這項燕一日不死,楚國剩下的兵馬在他手中,那照樣是強勁。
等到嬴政再次來問的時候,李信哪裡有回絕的餘地。
楚軍雖然大敗,可是項燕未死啊。
看到嬴政不滿,扶蘇也大概知道李信當時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況了。
嬴政等了半響,並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君父,如果是兒臣的話,會希望執行原定計劃。”
因為他感覺,他可能又有機會出兵作戰了。
扶蘇現在知道嬴政為什麼叫自己過來了,他們放棄了自己之前製定的軍事主張。
可是其實扶蘇隻是高興。
“他告訴寡人,可以以二十萬破楚。”
嬴政聽到了自己想聽的答案,便捋須,“寡人問李信,欲將兵幾何?”
在等級體係嚴明乃至苛刻的秦國,一個將官去冒犯太子,推翻太子製定下的軍事戰略,本身就有很大的風險。
嬴政望著扶蘇,“你倒是反應快。李信放棄伱的軍事主張,你竟然不反對,還順著他的話說。你真的覺得他這是事宜從權?”
大王來問他,就是要他說出二十萬這個數字。
隻是現在的扶蘇,不管心裡再怎麼想,麵上始終都是波瀾不驚,眼神也很平靜。
扶蘇在回宮的路上抬頭望著高懸的明月,黑色的身影被逐漸不斷延伸拉長。
但是當想到秦國可能戰敗,扶蘇自然擔心起自己在軍營裡見到過的那一張張年輕的麵孔。
李信率領二十萬攻打楚國,對手卻是項燕和吃了一記敗仗已經成長過了的楚軍……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v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