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道身影張君墨並不陌生。
一人是來自熊國的那名體修強者,另一人則是先前在熊國出現的那位魔法師老者。
這位魔法師乃是一名堪比ss級強者的聖魔導師。
掌控規則之力,可釋放威能強大的爆裂魔法。
之前的那一發爆裂魔法,雖說是融合了另外兩人的力量,但卻給張君墨留下了極深的印象。
若非白嵩與紀山二人的規則都屬於極為強大的類型,並且規則之紋數量也都達到了八十以上,恐怕都難以抵擋那一擊。
此時,雙方的頂尖強者是四對五,人數上看起來相當。
可是實力方麵,卻是非常微妙。
白嵩與紀山二人規則之力相互兼容性極高,可以融合成為黑洞規則,兼具黑暗與吞噬兩種特性,戰力爆表。
然而最強的二人聯手,卻依舊很難對抗聖騎士。
至少,還需要一人幫忙才行。
也就是說,單單聖騎士一人便足以拖住隱靈族三名洞虛境強者。
那麼張君墨這邊剩下的兩名洞虛境所要麵對的就是對方的三人。
ss級中期的教皇,熊國的世界境體修,以及一名聖魔導師。
上官旭守在張君墨身前,目光死死盯著那三人。
而另一邊,白嵩與紀山突然聯手爆發猛攻,試圖壓製住聖騎士。
“這邊有我們就夠了!快去保護主人!”
沙奴和淩雲對視一眼,隨後朝著另外三人衝殺過去。
“想走?”
“給我留下!”
然而聖騎士身上卻是同樣綻放強烈的光芒,猛地一槍刺出。
狂暴無比的光束迸發,化作一頭巨龍,朝著二人衝去。
“留下?留下有飯吃嗎?”
“你的對手是我們,彆管太寬了!”
白嵩與紀山同時動用規則之力。
黑暗規則與吞噬規則,化作了龐大黑洞。
那黑洞遮天蔽日,如同要將整個天空吞噬一般。
天空變得扭曲暗淡,光線都好像被吞噬了進去。
黑暗在蔓延,空間在崩壞。
那頭由光芒彙聚而形成的巨龍直接鑽進了黑洞之中。
黑洞在將巨龍吞沒後,猛地漲大一圈。
接著又迅速縮小,仿佛要壓縮到隻有拳頭大小。
但隨後又猛然瘋漲!
轟!
一道悶響聲中,黑洞像是泄了氣的氣球,迅速乾癟,直至消失。
但那巨龍虛影卻是同樣不見了。
顯然,他們擋下了聖騎士的這一波攻擊。
與此同時,白嵩與紀山也第一時間衝殺過去,不給聖騎士繼續施展如此可怕招式的機會。
騎士與牧師皆是信仰所謂的光明之神。
大多數騎士與牧師都是光屬性,但兩者所走的路線並不相同。
牧師雖然也有攻擊手段,但其更多的作用是治療,淨化,以及戰鬥中的增幅!
而騎士則完全相反,其獲得的光屬性力量,絕大多數都偏向於熾熱,閃耀,光明偉岸。
他們自詡為光之戰士。
為了信仰,為了公平正義,他們成為了騎士。
因此戰鬥能力遠比牧師強大。
聖騎士,作為騎士中最強的那位,則是將光屬性的力量徹底發揮到了極致。
從他身上發散的光芒猶如無數利劍,隻要一刻身處光明之下,在場的所有人便是每一刻都在承受著萬針穿體之痛!
與此同時,這光甚至如同長了眼睛似得。
二人無論如何使用身法攻擊聖騎士,對方都能完全預測。
那種感覺,就好像二人已經被聖騎士徹底看透拿捏了似得。
白嵩一想到這,回頭看向了張君墨,眼中閃過一抹決絕。
無論如何,不能讓主人受到任何一點傷害。
另一邊,沙奴與淩雲二人則是迎戰另外三人。
可惜的是,對方並非三人一起出手,而是僅僅那位熊國的世界境體修強者出動。
“上次的戰鬥還沒出結果,就匆匆結束了。”
“這次,我會親手把你們兩人的骨頭給捏碎!”
之前在熊國時,這名世界境體修強者便以一敵二,與沙奴、淩雲二人激戰許久,未出結果。
此時對方的眼中滿是狂熱的戰意,顯然是要一雪前恥。
在他眼中,對方膽敢闖入他熊國,大鬨了一番後竟然還成功逃掉,對他而言就是恥辱。
沒想到一天時間都沒過去,對方就跑到了漂亮國這邊鬨事。
之前張君墨召喚出白嵩等人,便是引起了教皇與聖徒二人的關注。
他們第一時間去召集了其他國家以及勢力中堪比ss級的強者。
隻不過由於第五顆隕石的變化對整個世界再次產生巨大影響,原本打算前來援助的強者又回到了自己的地盤。
不過熊國的這位世界境強者和那位聖魔導師依舊留下了。
熊國因為地廣人稀,異能者暴亂也很難造成太大的影響。
再加上之前的戰鬥令熊國大傷元氣,即便是他回去了也不能改變太多。
因為即便是世界境強者,也不可能兼顧熊國這種縱橫皆達到數萬公裡的國家全範圍的安全。
至於那位聖魔導師就更不擔心了。
在列顛國,魔法師本就是主流修行體係,異能者雖然也有不少,可即便他們發起暴亂也會很快被大量魔法師鎮壓。
比起這些瑣事,他覺得還是殲滅所有異變者更值得自己出手。
二人的目光看向了張君墨,以及護在他身旁的上官旭。
雖然上官旭已經在試圖削弱他和張君墨的存在感。
可此時二人孤零零地待在那裡,著實太過顯眼。
“咦?”
那位聖魔導師有些詫異。
因為他記得自己等人一開始是看到了張君墨跟上官旭的,並且打算直接將張君墨拿下,但後來不知怎滴就將二人忽視了。
直到此刻他們環顧四周,看到二人後才反應過來。
此時,聖魔導師與教皇二人看著神色凝重的張君墨與上官旭,心中同時產生了一絲疑惑。
身為洞虛境的強者麵對這種局麵依舊沒有參戰,隻為守護的這人,究竟是什麼來頭?
難道,此人身上具有隱靈族的至高血統?
二人幾乎下意識地想到了這種可能。
而且一旦代入這種邏輯,他們就越來越覺得這個可能性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