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說,航母可以裝載的47架艦載機裡有37架都是“野貓”戰鬥機,另10架就是“複仇者”魚雷轟炸機。
這讓塔恩上校感到匪夷所思,因為這樣一來這艘航母幾乎就沒有攻擊力。
王學新卻不這麼認為。
因為他知道俯衝轟炸機將會被淘汰:如果能在戰機上裝飛彈,這種直接用戰機對著目標俯衝投彈的做法就是很危險而且也沒有必要。
戰機為什麼要靠敵艦那麼近去麵對敵艦的防空火力?
隔遠了在其火力之外發射飛彈不香?
戰機為什麼要俯衝投彈保證精度?
用激光被動製導不就行了?
如果飛彈足夠先進,甚至就連魚雷轟炸機都可以省了。
但王學新卻知道這時期的飛彈還不足以將敵艦擊沉,就像上回打“武藏號”一樣,命中了那麼多飛彈燒了那麼久也隻是破壞其防空火力及上層建築,甲板下的設施幾乎毫發無損。
在將來的戰鬥中依舊有可能出現這情況,到時就需要魚雷轟炸機去發射魚雷將其擊沉了。
第三個好消息,就是蘇禮國那邊的發光二級管順利研發成功了。
會這麼快的原因之一是在此之前蘇禮國就另外組建了一個實驗室。
這並不是說蘇禮國有什麼東西想瞞著圖靈,而是蘇禮國把這個實驗室當作自己和華夏研究員的學習基地,蘇禮國和他的學生就在這個基地互相探討共同促進。
在此之前,這個被用作學習基地的實驗室已經能獨立生產出二級管、三級管了。
現在王學新一要求,正好就把實驗室轉化為正式的研究所。
王學新的確不希望這個項目讓圖靈知道……將來圖靈是要返回日不落的,沒必要讓他知道的當然就得藏著揶著,這關係到國家利益問題沒有一點私情可以講。
原本王學新還以為蘇禮國在“镓”這種稀有金屬上會有困難。
這東西從發現起到現在也不過幾十年,說是史上第一種先推測出來然後才發現實物的金屬:門捷列夫製作元素周期表時缺了一個坑,然後他就推測有這樣一種東西並推測出它的性質,結果不久後還真找到了。
王學新還以為這種新玩意,華夏或許都沒有,正所謂物以稀為貴,蘇禮國應該很難找才對。
誰想到因為镓這玩意在這時期根本就沒有經濟價值,而且獲取相對廉價容易所以在這時代很便宜,一美元都能買到幾百克……
注:镓是用生產鋁礦鋅礦的廢渣中提取的,原料價格幾乎為零,鋁廠還得感謝你幫其清理了垃圾。镓的價格是在發現它可以用作半導體材料也就是計算機大發展後價格才被炒高的,直到現代也隻需要兩元人民幣一克。)
知道這個後,王學新就發現自己的思維錯了。
镓這玩意的確是稀有金屬,市場規律也的確是“物以稀為貴”,問題是市場對它需求更少:它僅限於給科學家做實驗,人們還沒發現它的作用,於是不便宜才怪了!
所以,蘇禮國不僅知道镓,他手裡還備了幾十克。
王學新跟他說起用它製作發光二級管的時候,蘇禮國的確有些吃驚。
他一是吃驚王學新居然也知道這玩意,看來的確不是常人!
二是吃驚全球都沒人發現镓有這用處,王學新卻知道……這是怎麼回事?
不過想了想,蘇禮國又覺得這很正常:晶體管也是王學新發明的,那麼他對晶體管肯定有更深入的認識和研究,會知道某種半導體發光也是情理中的事吧!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