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攻新京吧,麵對的就是新京堅固的防禦體係以及寵大的反動群體。
不進攻吧,華夏百姓則在其中不斷被屠殺……
然而,北原秋葉沒想到的是,他的對手是王學新。
王學新在包圍新京的這段時間並非什麼事都沒做,他其實做了另一個準備。
新京的防禦主要是以鬼子構築的碉堡、戰壕、反坦克壕等結合在一起野戰工事為主,但有一段防禦比較特彆,那就是東麵城牆。
注:新京城牆大多於1912年後陸續拆除,隻有東門崇德門)於52年拆除)
老式城牆看起來很適合防禦,但它在現代戰爭中其實是屬於“雞肋”般的存在。
比如鬼子要是把部隊擺在城牆前,八路軍隻需要用炮火封鎖住城門就能輕鬆斷了鬼子的補給線和退路。
要是擺在城牆後,子彈又不會轉彎打不到攻城的八路軍。
這造成鬼子隻能把兵力擺在城牆上。
除非鬼子像運城一樣在城牆外構築了大片的碉堡群並挖了許多交通壕連通城牆內外。
新京在此之前沒有戰爭需求,所以當然沒有這些準備。
鬼子也不打算做這些準備,因為他們認為八路軍的主力是機械化部隊。
機械化部隊最好的進攻方向應該是其它方向的野戰工事。
東麵的城牆即便被炸毀、炸塌也會留下一地的碎磚碎石使機械化部隊無法入城。
因此,鬼子在東麵的防禦是最薄弱的,其它方向每麵都擺一個聯隊,唯獨東麵隻擺了一個大隊再加一支臨時召募的民兵。
不過這也可能是城牆擺不了那麼多兵力的原因。
王學新的主攻方向恰恰就是城牆。
“我們要第一時間就將城牆炸毀!”王學新指著鬼子的東麵防線的南北兩端說:“然後步兵從兩端越過廢墟進入城內,從後方夾擊鬼子防線!”
王學新的作戰思路很清晰。
鬼子防線做足了功課,可以全方位的攔截八路軍的機械化部隊的衝擊。
如果八路軍從正麵強攻的話,隻怕三個機械化團打光了也進不了城。
這就不是裝備的問題了,而是鬼子在防線上遍布了鐵絲網、地雷,另外還有明暗反坦克壕。
但是,如果步兵迂回至鬼子防線後方發起攻擊呢?
那就是兩回事了!
而步兵迂回的路線,居然是越過城牆防線繞到其南北兩側防線的後方。
王學新說出這打法時隻聽得張宗平一愣一愣的,他還是頭一回聽說這樣的戰術。
遲疑了下,張宗平就說道:“可是團長,我們怎麼才能快速將鬼子城牆炸塌?如果用時太久,鬼子很快就派兵補上這個缺口了。到時我們想迂回怕是不容易……”
王學新想也不想就回了一句話:“老方法,地道!”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